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

薛建中:共產黨人就要講“認真”

——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聽取省委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情況匯報時的重要講話

薛建中

2013年12月18日14:23  來源:《河北日報》

12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聽取河北省委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體情況匯報時指出:“對我們共產黨人來說,講‘認真’不僅是態度問題,而且是關系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大問題,是關系黨的性質和宗旨的大問題,是關系黨和人民事業發展全局的大問題。這股‘認真’勁應該體現在干事創業的方方面面,也應體現在黨內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入學習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對於廣大黨員干部思考怎樣做事、怎樣加強黨的建設和對待人民群眾、怎樣推動各項事業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講“認真”是關系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大問題

講“認真”是關系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大問題,決定著怎樣做事、能不能把事做好。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等老一輩革命家都曾說過,共產黨人干革命,不是要做官,而是要做事。要做事,就要採取正確的方法。方法正確與否,又取決於是否以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為指導。共產黨人要把事情做好,就必須樹立正確的世界觀,確立正確的方法論。這樣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就是辯証唯物主義。共產黨人堅持辯証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根本目的是為了按規律辦事,使主觀與客觀相符合,認識與實踐相統一。其實質與核心,是堅持實事求是。事實証明,實事求是隻有與講“認真”有機結合起來,才能真正實現主觀與客觀相符合、認識與實踐相統一。

首先,隻有講“認真”,才能認識規律,獲得真“是”。“實事”是客觀存在,有其內部規律性,人們要獲得規律性認識,就必須老老實實地承認“實事”,尊重“實事”,研究“實事”,從“實事”中探求而不是在頭腦中臆造規律。但客觀事物的“是”即規律性,並不會自動出現在人們的頭腦中,隻有通過實踐,通過調查研究,進行艱苦的探索才能獲得,經過“由此及彼、由表及裡、去粗存細、去偽存真”的過程才能真正把握。這就需要認真。實踐証明,不是經過對“實事”進行認真的調查研究和艱苦探索,而是憑拍腦袋、想當然等主觀主義的思想方法得到的“是”,是靠不住的。這種“是”,拿來律己,害了自己﹔拿來教人,害了別人﹔拿來指導革命,害了革命﹔拿來推進改革,扭曲了改革。這方面的歷史教訓極為深刻。

其次,隻有講“認真”,才能檢驗獲得的是不是真“是”。人們從“實事”中求得的是“是”還是“非”、是真“是”還是偽“是”,在認識這個環節,並沒有完全解決,也無法完全解決。隻有把它運用於指導社會實踐,看它是否能達到預想的效果,才能確定其正確與否。認識來源於實踐,認識的目的是為了指導實踐,認識是否正確,也要靠實踐來檢驗。隻有認真實踐,才能檢驗獲得的認識是否正確,才能不斷深化認識,修正已有認識。實踐過程中,以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教條主義的態度對待已有認識,都是不負責任的表現,都不可能把事做好。

第三,隻有講“認真”,才能不斷獲得新的認識。受主客觀條件限制,求“是”不會一次完成,而是表現為一個復雜的認識過程。即使經過多次反復,獲得了一定認識,由於“實事”在不斷發展,“是”也在不斷發展,這就決定了整個求“是”的過程,必然是一個矛盾不斷解決又不斷出現的辯証運動過程。能不能在動態中把握客觀事物的發展規律,同樣需要認真。用孤立的眼光看待紛繁復雜的大千世界,用靜止的觀點應對千變萬化的社會實踐,用僵化的認識解決前進中出現的問題,不僅會落后於時代發展潮流,也不可能把事情真正做好。從方法論角度看,講“認真”隻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想把事情做好,永遠都要講“認真”。

分享到:
(責編:姜萍萍、常雪梅)

相關專題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