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評與自我批評是我們黨的優良作風,是共產黨人防身治病的有力武器。習近平總書記2013年9月在河北參加省委常委班子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專題民主生活會時強調指出:“全黨同志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要增強黨性,本著對自己、對同志、對班子、對黨高度負責的精神,大膽使用、經常使用這個武器。”深入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需要努力把握好批評和自我批評的原則與方法,深刻查擺問題、清晰找准問題、有效整改問題,進而達到“團結—批評—團結”和“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
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原則遵循
為保証批評與自我批評的真正准確到位,必須自覺遵循的原則要求有:
堅持黨性原則。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需要勇氣和黨性,在嚴格的黨內生活鍛煉中不斷增強黨性,就要反對黨內生活中的自由主義、好人主義,就要把批評與自我批評作為一劑真正愛護同志、自己的苦口良藥。作為共產黨人,要堅持實事求是,在批評與自我批評的過程中,自己或別人有什麼問題,就擺出什麼問題﹔是什麼性質的問題,就批評什麼性質的問題﹔是什麼程度的問題,就批評什麼程度的問題。要把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嚴肅性、尖銳性同科學性結合起來,達到既要弄清思想、糾正錯誤,又要在堅持黨性原則基礎上團結同志共同進步的目的。
出於公心原則。批評與自我批評既是對同志和自己負責,更是對黨和人民事業負責任的行為。因此,在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的過程中,一定要出於公心,將“公”字立中間,堅決站在黨和人民的立場上去公開、公平、公正、公道地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不帶有任何偏見、刻板印象,不摻雜任何私心、不裹挾任何私欲、不搭載任何私人企圖、不借機去謀取任何私利,堅決防止借批評他人進行人身攻擊。
與人為善原則。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與黨內和諧的營造是本質統一的。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過程中做到與人為善,就必須看重人、尊重人、愛護人、善待人,一切從黨內同志的健康成長、積極進步之需要出發,切實營造批評者與被批評者友好相處的和諧融洽局面,堅決反對以批評別人來泄私憤、鳴不平甚至借機整人的不良企圖。隻有批評者充滿人文關懷,被批評者才能真正是如坐春風。
觸及靈魂原則。一個班子或部門中,大家在一起共事,每個人身上存在的毛病和問題、為人處世風格,大家彼此都是熟悉的。但在開展批評的過程中如果僅止於此就過於表面化了。我們必須力求透過表象看本質,深入探究黨員干部行為表象背后的深層次根源。隻有這樣,才能使被批評者真正觸及思想、觸及靈魂,深刻意識到自身的問題與缺點再也無法遮擋這一事實,進而自覺形成問題必須徹底解決、缺點必須立即克服的緊迫感。
有則改之原則。深入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必須不懼怕批評和自我批評。同時,自查自糾,是為了更好地解決問題、提升工作、服務人民。因此,必須自覺地將批評與自我批評的重心放到如何更好地推動工作開展上,充分利用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斗爭武器發現、定位、剖析、整改問題,以解決問題的實際效果帶動整體工作水平的提升、更好地服務廣大人民群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