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6”,6個平常的數字,在海軍裝備研究院干部家屬心中卻充滿了濃濃的溫情。打開該院院網“海天論壇”,“感謝××2226”“××2226辛苦了”的留言隨處可見。
這串數字是研究院基建營房處維修隊的熱線電話,也是代表研究院院務部機關形象的一張名片。院務部部長張志慶介紹說,他們採取一系列舉措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提升服務科研、服務官兵的質量,有力促進了各項重大科研任務的完成。
官兵的事再小也是大事
“我剛剛去院子裡散了一會兒步,明顯感覺好多了……”10月8日晚上,院務部門診部主任鄧振華接到正在住院的陳秋明向他報告身體情況的電話后,又詳細叮囑陳秋明飲食起居需要注意的事項。鄧振華每天都能接到幾個這樣的電話,每次都是不厭其煩地接聽和叮囑,被官兵和家屬親切地稱為“永不下線的保健員”。
無論是官兵日常工作中的小事,還是家屬們油鹽醬醋的瑣事,院務部官兵都像鄧振華一樣傾注了一腔熱忱。退休老干部毛炳祥一生無兒無女,70多歲后得了直腸癌,長年臥病在床。在他患病期間,門診部醫護人員輪流照顧他,給他擦洗身子、陪他聊天談心。毛炳祥去世后,醫護人員又為他料理后事、守靈送終。
“隻要工夫深,鐵杵磨成針。”院務部人勞辦主任潘愛君對這句話深有體會。去年,研究院職工馬賀年退休后,被列入移交駐地社會管理保障的對象。可是,因為原來就業的工廠倒閉,他到研究院上班之前的工作檔案早已遺失,所以相應的福利待遇不得不降低幾個檔次。對此,負責移交工作的潘愛君主動協調駐地民政部門,額外爭取了一周時間,為馬賀年尋找相關材料。經過多方查找,潘愛君終於在馬賀年父親的檔案裡找到了相關記錄,為馬賀年補上了11年工齡。
廉潔服務樹立清風正氣
近日,研究院就某營區公寓房分配組織了一次回訪調查,群眾滿意率達到98%。前不久,該營區新建的公寓樓落成,330多套公寓房如何分配引起全院官兵高度關注。分配住房過程中,院務部成立由基層官兵代表、廉政監督員、紀檢干部、相關業務處室負責人組成的分房委員會,在院網上公布相關分配政策,廣泛征求群眾意見,不斷優化分配方案,對擬參加分房人員及其配偶住房情況進行嚴格調查把關,對分房排序情況進行網上公示,確保了公寓房分配工作公開公平公正。
去年,某營區集中整治12個項目,涉及資金數千萬元。研究院成立了由紀檢、審計、科研干部代表組成的監督小組,全程監督每次招投標和材料認價。一次,營房處處長袁文發現一處鋼筋綁扎與圖紙設計不符,當即責令施工單位停工整改,直到符合要求才允許重新開工。
打鐵還需自身硬。院務部帶頭勤儉節約,成立伙食監管委員會,建立完善食堂餐飲監管機制,有效遏制鋪張浪費﹔穩步推進物資採購改革,在全院推行並實現物資集中採購﹔認真編制年度預算,大幅度核減行政消耗性開支。2011年以來,他們先后對17名師團領導干部進行經濟責任審計,對3項重大工程和12個重大科研項目進行審計,對5類17個問題進行了有效整改。
辦事效率同樣體現形象
9月2日9時許,一名網友在院網“海天論壇”欄目上,咨詢接送子女班車的發車時間和地點。3分鐘后,院務部網絡信息員“為您服務”就進行了詳細答復。
辦事效率代表名片形象。為真正做到官兵有所呼、機關有所應,院務部指定2名網絡管理員,專門負責收集整理官兵在網上反映的意見建議,及時回復官兵所提出的問題。每周一的院務部交班會上,第一項議程就是研究解決“海天論壇”上提出的各類問題。兩年多來,全院官兵反映的100多項服務方面的問題,他們都做到耐心解釋、及時解決。
前不久,有官兵反映營區內自行車停放難的問題,3天后,一個漂亮便捷的自行車停車棚就建了起來﹔有官兵反映新建公寓樓手機信號不好,第二天,他們就派人協調地方通訊部門安裝手機信號放大器。在剛結束的機關考核中,院務部黨委受到群眾廣泛好評。(孫同軍 余華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