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至15日,市委常委班子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議,大家放下架子、俯下身子,勇敢地拿起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武器,揭短亮丑、激烈交鋒,經過思想的碰撞,及時發現問題,人人都有收獲。
民主生活會制度是我們黨政治生活中的一項重要制度,是領導干部加強黨性修養、進行黨性鍛煉的一個有效途徑,也是解決班子問題、增進團結的一個有力武器。通俗地講,民主生活會就是聊天和交心的會,大家暢所欲言,檢討自我、諫言他人,把嚴肅的問題輕鬆說出來,通過同志間的交流“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實現糾正錯誤、啟迪思想、團結班子、促進工作的效果。
事實上,開好民主生活會並不簡單。以往,一些地方的民主生活會變了味兒。有的開成了“茶話會”,團結有余、嚴肅不足,閑扯一番草草了事﹔有的開成了“吹捧會”,說問題隔靴搔痒,表揚有余、批評不足﹔有的開成了“一言堂”,官大一級壓死人,主要領導敞開說,其他人隻能點頭附和。這樣的民主生活會,其實是在走過場、搞形式,既浪費了時間,又找不出問題,隻會使班子變得庸俗。“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開好民主生活會,必須做好充分的會前准備工作。民主生活會形式是會,實質是通過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對一個人及其所領導的行業進行分析研究,能否把這個會開好,關鍵不在於會上說得有多好,而在於會前調查得深不深、分析得透不透、總結得到位不到位。就前期准備工作來說,一要把身子扑下去,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深入群眾和基層,廣泛聽取各方對自己和所分管行業的意見建議﹔二要讓腦子動起來,把大家對自己的意見建議和自我思考結合起來,認真對照黨章、黨紀和群眾期盼,深刻剖析問題的根源﹔三要把心敞開來,多與班子的同志談心交流,通過與同級別、上級領導的交心,找到自身問題,並幫忙找到他人的缺點。
毛澤東同志說過,有無認真的批評與自我批評,是共產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一個顯著標志。在現實生活中,一些同志做好了充分的准備,但一到了會上就“怯場”,批評的話到了嘴邊說不出來,想好的問題打了折扣。
剖析原因,一是自我批評怕在大家面前出丑,二是擔心批評別人得罪人。其實,會上談的問題代表的不是個人的看法,更是群眾的期盼和呼聲,隻有“真碰真、硬碰硬”,不怕揭短亮丑,不懼臉紅心跳,才能觸及問題本質、傳遞正能量。當然,批評要實事求是、與人為善,切忌從個人恩怨、得失、利害、親疏出發看事待人。
在面臨新挑戰、新機遇的今天,把民主生活會開成征求意見會、分析問題會、溝通思想會、明確方向會,就能對本地區、本單位現狀有一個准確判斷,對存在的突出問題有一個清醒認識,對問題背后的原因有一個深入剖析,對推動本地發展有一個清晰思路。市委常委班子已經為全市上下開好民主生活會開了個好頭,各級黨組織、領導干部尤其是一把手,要認真組織開展民主生活會,努力在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上下功夫,真正達到“紅紅臉、出出汗、排排毒、治治病”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