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揭短、真亮丑、真批評才能真治病”“‘紅紅臉、出出汗、排排毒’式的批評和自我批評多年沒搞過了,今天用起來還真見‘療效’”……這是很多領導干部在專題民主生活會后發出的感慨。
批評和自我批評是解決黨內矛盾的有力武器,也是清除黨內各種政治灰塵和政治微生物的有力武器。然而,在少數領導干部手中,這把利器卻變成了鈍器,甚至鏽跡斑斑。究其原因,主要是不常使用造成的,就像一柄寶劍不經常打磨會生鏽一樣。
正因為如此,習總書記指出:“對批評和自我批評,不能持有偏見,也不能心有余悸,而要本著對自己、對同志、對班子、對黨高度負責的精神,大膽使用,經常使用,使之越用越靈、越用越有效。”這明確地告訴我們,用好批評和自我批評不能有“闖關”思想,認為這次民主生活會用過了,就可以束之高閣,而應牢固樹立經常用長期用的思想,真正使之長效化常態化,使之成為防身治病的武器。
對批評和自我批評,延安時期,我們用得經常,解決了主觀主義、宗派主義等問題,使我黨達到空前的團結統一,為中國革命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解放初期,我們用得健康,依靠黨強大的凝聚力戰斗力,解決了抗美援朝、經濟建設等一系列難題﹔50年代后期,這把利器用得不夠好,導致黨內生活嚴重不正常,以至於發生了“文化大革命”這樣的悲劇。十一屆三中全會,我們重拾這把利器,解決了黨內生活的一系列問題,迎來了改革開放的春天。這充分証明,批評和自我批評丟不得,一旦丟掉,黨內生活就不正常,就會形成家長制、搞成一言堂,黨的事業就會受到損害。
一些同志之所以不經常使用這把利器,主要是膽子不大、勇氣不足,“自我批評怕丟面子、批評上級怕穿小鞋、批評同級怕傷和氣、批評下級怕丟選票”,隻能用“客套話開頭、奉承話居中、希望話結尾”。如此,就會像鄧小平所言,如果現在還是東怕西怕,還是怕講心裡話,我們黨的老傳統就恢復不起來。
忠言是良藥,媚語是病源。批評可能會有辣味,但越辣反而越有味﹔批評可能會撕破臉面、傷及情面,但能觸及思想、嚴肅態度。如同一個患了病的人,需要的不是“吃糖”,而是“吃藥”。“吃糖”隻能誤人害人,“吃藥”才能排毒治病。要知道,進步的動力來自較真碰硬、來自反躬自省、來自靈魂洗禮。隻有敢於自我批評,才能排泄精神上的一切渣滓﹔隻有接受他人批評,才能添加精神上新的滋養品。因此,對待批評,不能抵制,而應視為一種提醒、一項待遇、一劑良藥,從而在揭短中補短,在亮丑中正容。
共產黨人的黨性需要在嚴格的黨內生活中錘煉。現在,有的同志沒有經過嚴格的黨內生活錘煉,更需及時補課,經常使用批評和自我批評這把利器。錘煉黨性不是一陣子,而是一輩子。隻有讓嚴格的批評和自我批評成為常態、化為長效,才能增強黨內生活的政治性、原則性、戰斗性,使各種形式的黨內生活都有實質性內容,都能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從而避免黨內生活隨意化、平淡化傾向,防止和克服黨內生活中的自由主義、好人主義。
利器今天用,明天不用,照樣會生鏽。事物是不斷發展變化的,舊的問題解決了,新的問題還會出現。隻要我們經常使用、大膽使用批評和自我批評這把利器,使之成為一種習慣、一種自覺,不良苗頭就能及時抑制,不正之風就能得到糾正。
(作者單位:濟南軍區總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