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生活會不是為了開而開,是為解決問題而開。民主生活會開得怎麼樣,最終都落在“改”字上,要看問題有沒有得到真解決。
落實“改”字,要開展嚴肅認真的批評和自我批評。聚焦“四風”,開展批評直指要害,深挖細剖觸及靈魂,具備“改”的決心,才有發現問題的意識,在批評和自我批評中努力發現自己的問題、班子的問題。會前要有“改”的准備和決心,會上要有“改”的承諾和規劃。會前准備不扎實或決心不牢,會上就容易泛泛而談,不出實招,一陣風吹過,民主生活會難免會流於形式。
落實“改”字,要建章立制去督促整改,鞏固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果。發現問題,不留死角,並懷著一股韌勁去改,是民主生活會題中應有之義。然而,如果不從體制和機制入手,以制度形式讓“改”在約束中成為可能,行動不免會大打折扣。制定整改措施,明確整改進度,列出整改時限,實現作風建設的制度化、規范化和長期化,才能使得開了民主生活會之后,讓“改”不折不扣進行下去。
落實“改”字,要讓群眾評判。改作風,不能自說自唱,行動比表態重要。即知即改,然而究竟改得如何,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把黨員干部的一言一行置於群眾行之有效的監督范圍之內,民主生活會才不至於閉門造車,才能增進改的壓力和動力。
言必信行必果。高質量的民主生活會,必須用“釘釘子”的精神去“治治病”。回應群眾關切,讓整改有明確方向﹔切中要害,讓整改有針對性﹔ 下轉A3版
上接A1版 切實可行,讓整改有可操作性。隻有明確整改措施,並在落實整改上務實干,在建章立制上率先為,才能使民主生活會成為整治“四風”的集中“大檢修”,真正實現思想和行動的大提升。檢驗教育實踐活動實效,就是看“改”得如何。總之,以民主生活會為契機,把“改”字貫穿始終,答好作風建設的考卷,切實轉變作風,贏得群眾信任和擁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