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

新華日報評論員:不搞座次排名更彰顯“問題意識”

2013年09月30日09:34  來源:新華日報

3000多則批評意見建議、17880條網民評論……省級機關作風群眾評議活動引人關注。而更引人關注的是,此次評議活動與過去相比,不設結果座次排名,而是將各方面的批評意見建議,原汁原味反饋到各部門各單位,讓其紅紅臉、出出汗,繼而對照檢查,有針對性地進行整改。

按照評議結果量化打分排名,是很多評議活動的慣常做法。它能增強參評單位的競爭意識和危機意識,讓差評單位看到差距,找到努力方向。但很多單位可能因此過分看中得分排名,而忽視群眾評議的具體意見,排名靠前者不免沾沾自喜,排名靠后者則一心想著如何得分進位。如此一來,評議則更像是一場考試。

此次省級機關作風群眾評議,瞄准作風“問題”,強化“問題意識”,目的是洗洗澡、治治病,顯然更符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現實要求。而不搞無謂的座次排名,少些形式,直奔問題本身,則讓評議活動更加純粹,更加求真務實,也更加凸顯實效。

“問題是時代的聲音”。機關作風建設,尤其要善於發現問題、直面問題、研究問題,積極推動問題的解決。省級機關作風的好壞,更直接影響著市縣機關作風建設。事實上,作風的養成,非朝夕之間。好作風需要保持,改正不良作風,則需拿出壯士斷腕的勇氣和魄力。人們常說,積習難改、積弊難除。根除不良的機關作風,的確是一場攻堅戰和持久戰。

機關作風的好與壞,存在的問題有哪些,改進的方向在哪裡,服務對象和群眾最有發言權。省級機關作風由群眾來評議,通過網絡平台讓更多百姓來挑刺,更讓群眾看到我們真心實意反“四風”的決心和勇氣。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群眾的心裡則更明亮——隻有真誠才能打動人心,隻有務實才能引人關注。此次評議,吸引如此多群眾參與,靠的就是決心和誠意。

發現問題不容易,解決問題則更難,在作風建設上尤為如此。此次群眾評議,批評意見建議超過3千條。這讓人臉紅心跳,更發人深省、催人奮進。有批評就有希望,有批評就有方向。我們唯有認真對待每條批評意見建議,讓群眾看到即知即改的成效,才能在改進作風的同時,進一步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真正做到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

分享到:
(責編:楊麗娜、謝磊)

相關專題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