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

群眾路線是實現中國夢的堅強保証

2013年07月23日16:08  來源:經濟日報

凝聚實現中國夢的智慧和力量的堅強保証

中國夢是國家的夢,民族的夢,也是人民的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群眾路線是依靠群眾的路線,也是向群眾學習的路線。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就是要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發揮人民首創精神,把全國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匯聚起來,為實現中國夢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和物質力量。

中國夢是億萬人民的夢,每個人都是中國夢的參與者、筑造者。實現中國夢必須凝聚全社會、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人民群眾是社會實踐的主體,人民群眾中蘊藏著無窮無盡的智慧和能量,是實現中國夢的根本依靠。全體人民同心共筑中國夢,實現夢想的力量就無比強大。然而,人民群眾中蘊藏的巨大智慧和能量又常常處於潛在狀態,需要我們黨堅持和貫徹群眾路線,積極挖掘和開發,才能變為推動社會進步的現實力量。群眾路線是我們黨對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和認識論的創造性運用,不僅是黨的認識路線、工作路線,而且是黨的政治路線、組織路線。堅持和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充分相信群眾,緊緊依靠群眾,緊密團結群眾,是黨的事業成功的根本保証。92年來,我們黨堅持和貫徹群眾路線,緊緊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進行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開創了改革開放新的偉大事業,這三件大事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大大推進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進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並不是輕輕鬆鬆、順順當當就能夠實現的,我們越是發展壯大,遇到的阻力和壓力就會越大,面臨的風險和挑戰就會越多。當前,我國正處於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期,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期,既面臨難得的歷史機遇,也面臨各種風險挑戰。繼續推進改革開放,應對前進道路上的風險和挑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堅持和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從人民群眾中汲取智慧和力量。隻要我們黨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與人民同奮斗,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就沒有完成不了的任務。

創造實現中國夢的環境和條件的堅強保証

任何夢想的實現都需要一定的社會環境和條件。和諧穩定是現實中國夢不可缺少的社會環境和條件。發展是硬道理,穩定是硬任務﹔沒有穩定,什麼事情也辦不成,已經取得的成果也會失去。黨的群眾路線是化解人民內部矛盾,最大限度增加和諧因素、最大限度減少不和諧因素,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根本途徑,是為實現中國夢創造良好社會條件的堅強保証。

社會和諧穩定是實現中國夢的前提條件和保障,而黨群干群關系和諧是社會和諧的關鍵。我們黨是掌握國家政權的執政黨,在社會關系中居於核心環節,黨同人民群眾的關系從根本上說是服務與被服務的關系,然而,從國家和社會管理角度看,就個體而言,客觀上也存在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歷史實踐証明,什麼時候黨群干群關系密切,社會就和諧穩定,黨的事業就順利推進﹔什麼時候黨群干群關系受到損害,社會就難以和諧穩定,黨的事業發展就遭受重挫。密切聯系群眾是我們黨的獨特政治優勢,黨的群眾路線是我們黨密切聯系群眾的方法途徑。黨的作風直接影響黨同人民群眾的關系,關系黨的生死存亡,關系整個社會的和諧穩定。黨風正則干群和,干群和則社會穩。堅持和貫徹黨的群眾路線,改進黨的作風,就能夠以優良的黨風政風密切黨群干群關系。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是黨對待群眾的立場和觀點﹔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是黨做群眾工作的方法和途徑。隻要廣大黨員干部站穩群眾立場,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黨群干群關系就密切,國家和社會就會政通人和、和諧穩定。隻要我們堅持和貫徹黨的群眾路線,積極解決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社會矛盾和問題,就能為實現中國夢注入強勁的正能量。

創造實現中國夢的社會環境和條件,就要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做好新形勢下黨的群眾工作,進一步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積極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當前,從總體上看,廣大黨員干部能夠認真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具有較高的群眾工作能力,能夠正確處理人民群眾內部矛盾,有效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但是也必須清醒地看到黨員干部中存在的問題:有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嚴重﹔有的工作方式方法簡單粗暴,習慣於發號施令﹔有些地方和部門群眾工作制度不健全,等等。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影響著黨群干群關系的和諧,有的還引發了群體性事件,直接影響社會和諧穩定。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就是要使廣大黨員干部始終站穩群眾立場,對群眾深懷感情,把群眾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想方設法解決群眾生產生活困難,以及群眾關心的社會治安、環境污染等問題。要大力轉變作風,堅決克服“四風”,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權力觀、利益觀、地位觀,牢記“實干興邦,空談誤國”的道理,不斷在解決作風不實、不正和行為不廉上取得實效,進一步樹立黨和政府的良好形象。

(國防大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執筆:趙周賢 孫存良)

分享到:
(責編:楊麗娜、趙晶)

相關專題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