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中國共產黨92周年華誕。廣東省委將召開全省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工作會議,對深入開展活動進行全面部署。
在前不久中央召開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工作會議上,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強調,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就是要使全黨同志牢記並恪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以優良作風把人民緊緊凝聚在一起,為實現黨的十八大確定的目標任務而努力奮斗。
廣東省委高度重視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精心籌備、周密部署,為教育實踐活動的開展打牢了思想基礎、營造了良好氛圍。就在幾天前,省委書記胡春華、省長朱小丹分別前往肇慶市和韶關市城鄉基層,看望慰問基層黨員,關注關心基層群眾生產生活情況,並圍繞全省即將開展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作指示、提要求。
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我們就必須以優良作風把人民緊緊凝聚在一起。要實現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三個定位、兩個率先”的殷切期望,廣東各級領導干部和黨組織就要當好落實群眾路線的排頭兵,團結帶領全省人民群眾為之而奮斗。
密切聯系群眾
落實中央八項規定有的放矢
從城市到農村,從企業到社區,從省直機關到鄉鎮基層,履任廣東后,胡春華立即按照中央八項規定的要求,輕車簡從在全省21個地級以上市展開密集調研,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省委副書記、省長朱小丹在蛇年春節后的第一個工作日,即率有關部門負責人連續5天馬不停蹄地走訪廣州、珠海、汕頭、梅州、揭陽等市,深入12個在建高速公路項目工地實地調研、現場辦公。
其實早在去年12月18日,胡春華履任廣東的當天,省委即召開常委會議,要求切實落實中央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之后,胡春華又親自主持召開座談會,聽取在粵工作的十八屆中央委員、候補委員、中紀委委員對進一步加強作風建設,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等方面的意見建議。
為此,省委、省政府還印發了《貫徹落實〈十八屆中央政治局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實施辦法》,從改進調查研究、精簡會議文件、規范出訪活動、改進新聞報道和加強督促檢查等5個方面,提出30項具體措施,並將各項任務分解落實到省直13個相關部門,確保中央八項規定在廣東“落地生根”。今年4月,省委組織部組織了4個調研組,由分管領導帶隊分赴部分市縣、機關、企業及高校,通過召開座談會、個別訪談等方式,就縣以上領導班子和黨員干部作風建設開展專題調研,深入查找縣以上領導班子和黨員干部在作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並對其中的突出問題進行梳理和分析,使開展學習、批評和整改做到“有的放矢”。
加強作風建設
省級考核檢查、評比表彰精簡超八成
會期1天半,比原計劃減少半天,省委書記、省長的講話均不超過60分鐘……今年初召開的廣東省委二次全會做到了“三簡化、三嚴控”:簡化會期、簡化議程、簡化會場﹔嚴控發言時間,嚴控簡報數量和篇幅,嚴控會議經費,贏得了許多與會人員的贊許。
這正是廣東省委發出的加強作風建設的一個強烈信號。在隨后召開的廣東省“兩會”上,很多代表、委員發現,會場沒有了鮮花,也沒有了彩標,會場氛圍簡朴、嚴肅、務實,與以往頗有不同。以會議簡報為例,主要反映代表委員在審議報告、議案時的重要意見和建議,不刊登一般性表態和單純匯報工作的發言,切實做到簡報“數量上減少、質量上提高”。
前不久中央召開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工作會議要求,把這次教育實踐活動的主要任務聚焦到作風建設上,集中解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這“四風”問題。
各地各部門在作風建設上形成你追我趕的強流:原有459個省級考核檢查和評比表彰項目,僅保留82項,超過83%的項目被清理﹔今年1—4月,省委下發的紅頭文件同比減少了16.7%,省直單位報送省委、省政府的簡報資料壓減近50%,為全省作出了表率﹔全省第一季度因公出國(境)、全省公務用車經費同比均大幅下降,停止新建各類政府性樓堂館所85個﹔全省開展“庸懶散奢”專項治理,健全常態通報機制和省、市、縣三級糾風暗訪機制、常態化督查工作機制,嚴肅查處違紀案件,並在媒體上予以曝光,警誡全省黨員干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