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维文 哈文 朝文
      手机官网
    
站内搜索:

主办: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群众路线网

四川:一次触及灵魂的作风建设洗礼

——写在我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收官之际

2014年10月11日13:39  来源:四川日报数字版-首页

创新方式拓新路

以群众需求为指针,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找准“钥匙”,建立倾听群众呼声的渠道,打开群众工作新路子,为老百姓分好忧、解好难,办好事、做实事

搭支架、搬木料、加固房屋、盖上瓦……10月7日下午5点多,巴中市通江县朱元乡肖家河村村民肖召祥家,乡党委副书记尤文奎等正帮忙修葺房屋。

“没想到,乡上这么快就来帮我解决问题。”肖召祥家在9月的洪灾中严重受损,不愿搬去聚居点的他,找到了乡上。根据通江县创新开展的“四办一跟踪”便民服务法(日常工作集中办、重点事项定点办、特殊群体上门办、法定假日预约办、办理效果有跟踪),尤文奎与老人约定,国庆期间来帮忙加固维修房屋。看到修好的房屋,肖召祥高兴地说:“党员干部真是群众的贴心人!”

基层工作千头万绪,群众需求包罗万象,如何从教育实践活动中凝聚力量,为老百姓分好忧、解好难,办好事、做实事?

“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需要把握特点和规律,注重创新方式方法,学会‘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本领,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我省创新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方法,切实增进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

创新,从广开门路问需于民开始。

以群众需求为指针,建立倾听群众呼声的渠道,避免“自说自话、自弹自唱”。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带头深入基层一线,面对面听民声、问民情、察民意。各级党委、政府班子成员上行下效,走田埂、进农家、入社区,找问题听意见,拜群众为师。

省级各部门依据自身特点,创新形式,健全联系群众制度。省纪委、监察厅通过独立第三方直接面向群众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工作,避免“自上而下”常规调研方式的弊端;省公安厅召开“听取意见改作风”座谈会,邀请来自各行业的群众代表与厅长面对面提意见。

院坝会、茶馆会、“广场问症”、“民情诊所”……在基层,一大批各具特色的联系群众举措广泛推开。达州把市委常委会放在了农家院坝,搬来木条板凳,与群众围坐在一起,听父老乡亲们“摆一摆”他们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绵阳市涪城区吴家镇启动“干部坐茶馆”行动,听群众发自内心的声音。

“过去是群众找干部,现在是干部找群众,这样的变化好!”吴家镇兴顺村村民许登富道出心声。

找准问题只是第一步,如何对症下药?针对基层的不同特点,找准适合的“钥匙”,打开群众需求之“锁”。

在机关,深入开展“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活动,300多万机关干部走出机关,踏进群众家门,以解决问题为基本取向,在接地气中聚民气——

“我们社的路太烂了,一下雨全是稀泥,娃娃上学还要背一双鞋。”这是中江县永安镇丰收村《民生诉求台账》记录的内容。问题很快得到解决,通过自筹资金,村民盼望已久的水泥路建起来。“干部心中有本明白账,群众的问题便迎刃而解。”丰收村村支书韩平安感受深刻。类似的生动实践不断涌现。江油市将“走基层”中收集到的问题分类分层,并在需要上级单位协调解决的问题后面特地标注一个五角星,建立上下联动“星级”档案。

对此,省委及时汲取并升华为“走基层”的农村工作法,要求以乡镇、村为单位建立民生诉求、困难群众和稳定工作“三本台账”。如今,全省市县乡三级,已分层分类建立问题台账7.6万本。

在城镇社区,“双报到”活动正如火如荼开展。省、市、县三级,3.2万个机关党组织、33万机关党员到社区报到开展志愿服务,架起了党同群众的连心桥——

自贡以党员特长为依托,推出“定制服务”,让群众点单,全市1.5万多名党员已主动认领800多个为民服务项目。眉山探索建立服务积分管理制度,对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开展志愿服务实行量化管理,由社区党组织和服务对象进行打分。

在藏区,“结对认亲”活动热闹开展。6万多名藏区干部与25万多户农牧民结对子、认亲人。甘孜州按照乡镇每名干部联系10至12户、县级机关每名干部职工联系4至8户、州级部门每名干部职工联系2至6户的要求,与农牧民结对认亲不留盲区。“干部与我们结对认亲,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这成了藏区老百姓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实践特色促发展

始终坚持“五个结合”,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将着力点放在服务大局、推动工作上,把落脚点放在加强党建、固本强基上,用改革发展成果检验活动成效

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必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才能抓得实、做得深、走得远。

我省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始终坚持“五个结合”,突出实践特色,着力点放在服务大局、推动工作上,落脚点放在加强党建、固本强基上,用改革发展成果检验活动成效。

把教育实践活动与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增强贯彻的自觉性相结合,与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相结合,与落实依法治省纲要、确保社会和谐稳定相结合,与深入开展“走基层”活动、抓好民生改善和扶贫攻坚相结合,与抓班子带队伍、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推动教育实践活动取得新成效。

——以发展来推动。

今年以来,针对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省委、省政府先后召开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经济形势任务分析会、县域经济工作会、全省上半年经济运行和民生工作电视电话会等系列会议,研究出台17个专项改革方案,制定促进当前经济稳增长的16条措施,提出推动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发展8条意见,努力保持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势头。上半年全省GDP增长8.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

——用党性来要求。

“打铁还需自身硬”,省委认真贯彻“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各级领导班子以整风精神开展活动,践行“三严三实”要求,一把手带头贯彻民主集中制,党员干部主动把自己摆进去,进行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开展严肃认真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在落实从严要求、严格党内生活上深化了认识,在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科学发展上凝聚了力量。

——靠作风来保障。

以“走基层”活动为实践载体,通过农村“建台账”、城市社区“双报到”、藏区灾区“结对认亲”等方式,300多万名机关干部身心并下听民声、畅通渠道聚民意、真心帮扶解民忧、着眼长远惠民生,有了“从文件、材料和汇报中体会不到民意、真心帮扶解民忧、着眼长远惠民生,有了“从文件、材料和汇报中体会不到的真切感悟”。

全省各级党组织坚持把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与推动实施省委治蜀兴川方略、推进灾区恢复重建、创新社会管理、推进依法治省、实施民生项目、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以及做好本单位中心工作等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巴中市深入实施以基层服务型组织建设和“六大扶贫工程”为主题的“1+6”党建扶贫工程,着力解决“扶谁、谁扶、扶什么”的问题;内江市努力打造“法制文化最浓、法治环境最优、法律价值最明、法治成效最佳”的法治内江;攀枝花市以做强工业、做美城乡、做精农业、做大特色旅游业、做优交通、做实民生“六做”为抓手,奋力开创发展新局面。

人民群众满意是核心取向。

党员干部主动与基层群众结成帮扶对子,重点帮助群众解决上学、看病、就业、安居、饮水、行路、用电、通讯等最现实、最直接的民生问题。去年在“十项民生工程”基础上,新增八大民生改善事项,向卫生、教育等重点民生领域倾斜,今年又新增19件民生实事。百万安居工程全国率先启动,大小凉山彝区十项扶贫工程、藏区六大民生工程陆续实施,芦山地震灾区受灾特困户搬进重建新居,“民生为本”的铿锵旋律唱响巴蜀大地。

群众普遍反映,通过教育实践活动,各级班子队伍更强了、形象更好了,全省上下呈现出思干奋进、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广大党员干部一心为民、干在实处,以优良的作风和良好的精神状态深入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奋力推进“两个跨越”。(记者 周前进 陈松 安微 杜蕾 江芸涵)

分享到:
(责编:袁璐、杨丽娜)

中央精神

理论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