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维文 哈文 朝文
      手机官网
    
站内搜索:

主办: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群众路线网

沈浩精神的分量

2014年04月16日16:04  来源:安徽日报报业集团

践行群众路线的一面镜子

本报评论员

弹指一挥间,沈浩离开我们已有5年。他的名字非但没有被人淡忘,反而一直被人传颂。他走了,但他的精神活着,放射着超越时空的耀眼光芒。

沈浩精神与焦裕禄精神一脉相承,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等一样,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要远学焦裕禄、近学沈浩,以沈浩精神为镜,深学、细照、笃行,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人民满意的实效。

深学就是要紧密结合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学习沈浩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沈浩精神集中体现为一心为民、服务群众的宗旨意识,解放思想、不断创新的改革精神,扎根基层、埋头苦干的实干作风,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团结农民、带领百姓的群众工作本领。要坚持一点一滴认真学、联系实际思考学,找准改进作风的重点,树立自我提高的坐标。

细照就是要坚持以沈浩精神为镜子,从里到外、从上到下,经常照、反复照,不断反思自己、激励自己。要从大处着眼、从细节入手,深入查摆思想境界、素质能力、作风形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深刻反思对待群众、对待组织、对待事业、对待同志、对待亲属、对待自己等方面存在的不足。要主动对标定位,扪心自问“入党为什么,当官做什么,身后留什么”,能否像沈浩那样,一心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从而见贤思齐,提升思想境界,激发前行力量。

笃行就是要从今天做起,从眼前做起,从小事做起,像沈浩同志一样对党无限忠诚,对人民无比热爱,对事业无私奉献。要强化问题导向,聚焦作风问题,补精神之“钙”、除“四风”之害、祛行为之垢、立为民之制,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要坚持“三严三实”,激发斗志,坚定恒心,砥砺担当的勇气,弘扬创新的精神,为全面深化改革、建设美好安徽注入强大动力!

上世纪70年代末,敢为人先的小岗人为“大包干”按了一次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宏大序幕;本世纪初,他们为一个人按了三次红手印,铭刻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不朽丰碑。

这个人就是凤阳县小岗村原党委第一书记、村委会主任沈浩。

3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在安徽调研时指出,沈浩精神与焦裕禄精神一脉相承,党的干部都应该像焦裕禄、沈浩那样,始终保持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为群众谋利、为百姓造福。

一条通向心坎的村路

是啊!小岗肯定是难搞,不然我来小岗就没什么意义了!

但是,既然来了,还后悔吗?要退缩吗?绝不!

——沈浩日记2004年2月22日

沈浩先进事迹陈列馆坐落在小岗村西头。这些日子,一批批参观者从四面八方赶来,在展台前久久驻足,深情追忆沈浩6年村官的峥嵘岁月。从2013年底开馆至今,短短数月时间,该馆累计接待4330批次、75109人次参观。

人们的思绪随着解说员的讲解回到了10年前。2004年2月,春寒料峭。沈浩作为省里选派干部,第一次踏上小岗村的土地。

一个“偏、穷、乱、散”的小岗村摆在他的面前。2003年,全村人均纯收入只有2300元,村集体不但没有一分钱,反而欠债几万元。

“当时,我们都没有在意这个选派干部,心想他不过是来这里‘镀金’,过两年就走。 ”村计生专干韩巧兰说,以前有的干部来了大半年,村民们还都不认识。

沈浩不一样。他一来就扎到群众当中,拉家常、问疾苦、话发展。不到一个月,就把全村100多户跑了个遍,对村情民意了如指掌。

“当时,友谊大道东边2里多的土路,‘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我们都盼着改成水泥路。”“大包干”带头人严金昌说。

沈浩要干的第一件事就是修路。他四处奔波,争取到50万元资金。一开始,村里打算从外面请工程队,可是一报价,最少的也要58万元。

沈浩把乡亲们找在一起商量,决定由村里租机械、群众出工自己干。这样不仅能省钱,还能让村里人挣些工钱。

修路的那些日子,沈浩天天泡在工地上,和大家一起扛水泥、拌砂浆,什么活儿都干。

“有一次,看到刚拌好的水泥浆漏在模子外面,他生怕浪费了,一时找不到铁锹,他就把袖子一挽,双手插进水泥里,一捧一捧地铺到了路面上,弄得浑身都是泥浆,手上也烧起了泡……”严金昌的眼圈红了。

等路修好了,乡亲们一算账,整整省下20万元。 “我们通过这件事看出来:这个书记是来干实事的。 ”严金昌说。

这条路修在农民家门口,却通到群众心坎上。这时的沈浩,双手结满了老茧,脸晒黑了,人累瘦了。在乡亲们眼中,他从“城里人”变成了“村里人”。

一扇永远敞开的大门

他们住得实在是太难了。到了他们每一家,外面雨,屋内水,一家几口(孩子大人)挤在一起。这就是小岗村民的住处。不管怎样,这些人都应优先建房。我决定为他们做主。哪怕困难再大!

——沈浩日记2005年10月2日

一张床,一柜书,两张桌,一把椅。 20平方米的沈浩旧居保持着简陋的原貌。他扎根小岗6年,一直住在这里,每月掏600元在房东家搭伙。房东马家献说,沈书记对生活不讲究,无论什么饭菜,他都吃得香。

沈浩经常到村民家串门,碰上喝茶吃饭,也毫不拘束,端起水杯就喝,盛上一碗就吃。特困户关友林家,没人操持家务,家里苍蝇乱飞,一般人不愿登门,更不愿在他家吃饭。沈浩特地去了他家,快中午时他说:“就在你家吃饭,你们吃什么我就吃什么。 ”一盘青菜,一碗米饭,一顿最简单的午饭,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

生活上彻底“农民化”,沈浩完全融入了小岗。

站在沈浩旧居的门口,69岁的杜永兰大娘睹物思人:“他特别随和,从几岁小孩到老头老太,都喜欢到他这里来,没事拉拉呱或者找他帮个忙。他还特别细心,看到老年人坐板凳,他说板凳太硬,还是坐床沿软一些。 ”

沈浩床头贴着小岗村村民通讯录,上面写满了电话号码,他有事随时能找到人。沈浩在小岗6年,他的房门从不上锁,睡觉时也不插门。村民们有事,不论白天黑夜,一推门就能找到他。

2008年3月,与邻村合并的新小岗村面积和人口都扩大了10倍,来找沈浩办事的人更多,他一天睡不了几个小时的觉。村干部看他太累了,背着他一合计,在他住处的楼梯口焊了一扇铁门。

“我们就想让他睡个安稳觉,没想到他竟然生气地说:‘装这个干嘛,乡亲们来找我肯定有事,安上铁门不就和村民隔开了吗? ’”时任小岗村党委副书记赵家龙回忆说。

在沈浩的坚持下,这扇铁门从来没有锁过,始终对父老乡亲们敞开着。

“他时刻惦记着全村老少,谁家有个难事,他心里都有一本账。 ”村民严美说。小岗人都说,有困难,找沈浩! “其实,往往不等你去找他,他就会来找你。 ”

小岗人也把他当作了自家人。

分享到:
(责编:杨丽娜、常雪梅)

相关专题

中央精神

理论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