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维文 哈文 朝文
      手机官网
    
站内搜索:

主办: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群众路线网

沈浩精神的分量

2014年04月16日16:04  来源:安徽日报报业集团

一个上下求索的梦想

现在关键是引导小岗人在新的历史时期继续解放思想,大胆创新,这也是对“大包干”三十周年的最好纪念,但前提是村民要自愿,村民的收入要增加,村民的利益要最大化。

——沈浩日记2008年2月某日

小岗村地处江淮分水岭,是个典型的传统农村。 “一朝越过温饱线,20多年没进富裕门”,是前些年流传甚广的一句话。

“小岗为什么落后? ”“小岗该怎么发展? ”“小岗希望在哪里? ”在沈浩初到小岗的日记里,这样的问号有很多。6年里,沈浩一直苦苦求索。

他组织村干部、“大包干”带头人到华西、大寨等名村参观学习,回来发起了“小岗怎样快发展”的大讨论,增强了大家的责任心和紧迫感。他和村“两委”班子带领群众研究制定发展规划,确立了发展现代农业、旅游产业和招商引资的“三步走”发展思路。

小岗村以改革闻名天下,新形势下也要靠改革发家致富。 “二次改革”就是沈浩的梦想。

从2006年开始,在他的带领下,小岗村探索土地流转,实行规模经营。有媒体将其误读为 “小岗村要重走集体道路”,仿佛沈浩是在否定“大包干”。

一时间,山雨欲来风满楼。

时任凤阳县主要领导去小岗,看到他嘴上起了泡,嗓音也有些沙哑,便问他怎么看待议论。沈浩坚定地说:“当年的‘大包干’是改革,现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也是改革,改革总是要承担风险的。只要能使小岗村富裕起来,别说这点儿误解和委屈,就是献出生命,我也愿意! ”

随着中央农村政策明确,他们的做法得到了肯定。沈浩又引导村民成立了资金互助合作社、养鸡协会、养猪协会等,使农民共享资金、技术,共同承担风险,“抱团”闯市场。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后,沈浩团结带领小岗人踏上了新的发展征程,努力建设“现代农业的示范村、制度创新的实验村、城乡统筹的先行村、文明和谐的新农村”。

一路永不停歇的脚步

我为小岗村用我最黄金的岁月作出了我应有的贡献,今天发生的一切,让我感到交困难耐,但我仍愿担当,只是可怜我的女儿在中考,年逾九旬的母亲会伤痛。没有办法!也许我的举动,能换来小岗村真正的发展和繁荣,我无怨无悔!

——沈浩日记2007年6月某日

陈列馆里,有一座沈浩雕像,他注视前方,挽着袖子,甩开膀子,迈着大步。在小岗人眼中,沈浩就是这个形象,他走在农家庭院,走在田间地头,走在招商路上,从来不曾停歇。

为解决小岗村“出行难”的问题,沈浩打算修一条直通省道307线的快速通道。当时许多人都认为不可能——跨京沪线建高架桥,必须让火车停下来。一个村修路提这个要求,岂不是天方夜谭?

然而沈浩没有放弃,他不辞辛苦,不怕碰壁,一次次奔波于铁路、交通等部门,终于赢得有关部门支持。在高架桥合龙的时候,这一段铁路破例停运了40分钟。这一段故事被小岗人视作传奇。

2009年春天,GLG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将破土动工,涉及204座坟墓需要迁移。在农村,这可是一个家族的大事,更是基层工作的难事。

沈浩带着党员干部挨家挨户走访,“跑断了腿、磨破了嘴”,最终以一片诚心打动了村民。 3天时间,204座坟墓全部迁完。小岗村GLG负责人方兆至今惊叹:“这简直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

“只要是他认准的事,哪怕前面有座大山,他也不会退缩。 ”赵家龙对沈浩十分钦佩。

6年里,沈浩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回家的时间总共不到100天。从他留下的日记中,我们能看到,他“吃苦受累有委屈”,但一直无怨无悔。

赵家龙记得,2009年5月13日,沈浩在给江苏大学学生作报告时,曾以古人诗词坦言6年心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在沈浩的引导下,小岗村驶入发展快车道,各项事业欣欣向荣,村容村貌焕然一新。2008年,小岗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600元,是2003年的2.87倍。 “大包干”带头人严俊昌说:“他有闯劲、有本事,这样的领头人,我们打心眼里拥护! ”

一场“六亲不认”的争执

(村民统一建房)一开始就把握如下原则:

1.对村民负责,严把质量关,加快建设进度。

2.不要与包工头有任何经济往来,哪怕是一包烟、一瓶酒、一顿饭都要尽量回避。

3.公平、廉洁、效率。

——沈浩日记2005年11月8日

沈浩的四哥沈明儒至今难忘一次家庭争执。

2008年春节,沈浩难得回萧县老家过年。除夕夜吃团圆饭的时候,有个侄儿问沈浩:“小叔,听说明年你们小岗要上不少大项目,能不能介绍点工程给我做做,总比我在外面给别人打工强。 ”

沈浩听了,把筷子一放,严肃地说:“这可不行。组织上派我到小岗任职,是让我把小岗经济发展上去,带领小岗人民尽快富裕起来,而不是给自己家人牟取私利的。这个忙我不能帮! ”

当时叔侄俩争得面红耳赤,饭桌上气氛很尴尬。吃完年夜饭,一家人便不欢而散。

“在守年夜时,五弟对我说:‘四哥啊,不是我不想帮家里,是我不能帮啊!这个口子一开,小岗的干部、群众会怎么看我,以后的工作还怎么做? ’”沈明儒回忆,沈浩说到伤心处,一度黯然落泪,但在原则问题上六亲不认。

沈浩扎根小岗,只有两袖清风。他把自家轿车带到小岗村,“私车公用”了6年。省财政厅发给他的工资,他不是救济有困难的群众,就是垫付村里的差旅费。妻子王晓勤说:“6年里,他没有拿回家一分钱工资。 ”

他的生活十分简朴。有一次,村干部陪他到镇上去,他顺便在农贸市场地摊上,花五块钱买了一双棉鞋,穿了几个冬天也不舍得丢掉。这双鞋如今保存在陈列馆里。

沈浩对自己很小气,对群众却很大方。有时看到特殊困难群众,他掏光了兜里的钱,竟然把身上的衣服、脚上的鞋子脱下来,送给他们。村民关小伟至今穿在身上的一件西服,就是沈浩刚买两天就送给他的。直到去世,沈浩盖的被子都是从房东家借的,而他带来的被子早就送人了。

分享到:
(责编:杨丽娜、常雪梅)

相关专题

中央精神

理论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