敞开大门 接受评判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如何才能避免教育实践活动自说自话、自弹自唱?必须坚持开门搞活动,调动群众积极性。
教育实践活动中,河北坚持开门搞活动,从群众中寻找整改“路线图”。每个环节每项工作都做到让群众参与、请群众评判、接受群众监督。
教育实践活动启动前,河北利用2个月时间,在全省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共征集各方面意见建议30多万条,其中作风方面的问题3万多条,梳理了省委常委集体和领导干部个人6方面的问题、省直厅局和领导干部在“四风”方面的18种表现。从2013年7月上旬开始,省委采取组织民主评议、召开座谈会、组织2.4万名驻村干部入户走访、开设电子信箱、专项检查等方式,广泛征求全省各级部门、各行业系统和社会各界意见,共征集到反映省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问题与不足11万多个,意见建议46万多条。
2013年8月底到9月上旬,省委常委会召开3次专题会议,邀请省直部门负责人、民主党派和工商联、新闻媒体等各方面代表参会,通报征求意见情况,聚焦突出问题。
为方便群众监督,河北推出多项措施:提高新闻发布频次,及时向省内外媒体通报转变作风情况;建立教育实践活动办实事月通报制度,对各单位解决“四风”问题的重要举措等每月汇总,在新闻媒体上刊播,向全省通报。
2013年11月7日,石家庄市聘任1000名大气污染防治义务监督员;11月21日,933名经过培训的食品药品社会监督员持证上岗;邢台县从环保局、工信局、住建局等县直部门和有关乡镇抽调202名环境监督员入驻重点企业,进行监管……广大群众真切感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敞开大门听意见的决心与行动。
观念纠偏 绿色崛起
“不要再为GDP增长率和经济总量在全国排位而纠结。”教育实践活动让河北豁然警醒,意识到过往“以GDP论英雄”的政绩观出现了偏差,意识到改变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的产业结构势在必行。
河北把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化解过剩产能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牛鼻子”,坚持减法、加法两手抓:一方面大力压减落后、过剩产能,最近省政府组织唐山、邯郸、承德,集中拆除8家钢企高炉10座、转炉16座,减少炼铁产能456万吨、炼钢产能680万吨;另一方面大力培育新的增长点,尽快把成长性好的企业做大做强,引导过剩产能资本向新兴产业转移。2013年前三季度,高新技术产业增长15.6%;环京津地区、沿海地区发展势头明显向好,曹妃甸区和渤海新区投资分别增长24.1%和22.5%。
当前,河北雾霾严重,全国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中,河北一度占到7个,这让省委领导班子脸红坐不住。变压力为动力,省委向全省人民作出承诺,与各设区市签订责任状,务求环境3年有所好转、5年明显改善,坚决甩掉污染省的帽子。
全省已形成治理大气污染的“大气候”:重点行业,开展了火电、钢铁、水泥、玻璃四大行业污染减排转型行动,2015年6月全部实现脱硫、脱硝、除尘和在线监控,现已完成减排工程426项,关停取缔严重污染小企业8347家,拆除、淘汰、改造分散燃煤锅炉30189台;重点地区,要求石家庄、唐山、邢台、邯郸4个城市如期“摘帽”,廊坊、保定、衡水3个城市提前“摘帽”;面源治理,已淘汰57.8万辆黄标车,在项目施工现场安装视频监控系统;案件查处,组建了环境安全专业警察队伍,已查处195起环境污染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