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维文 哈文 朝文
      手机官网
    
站内搜索:

主办: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群众路线网

群众路线纵与横

□ 策划:高明义

2013年08月14日08:29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党的群众路线与西方民主思想的异同

□ 肖 林

我们党的群众路线理论与西方的民主思想也有着内在的联系和本质的区别。

“民主”一词是由希腊语的“人民”和“统治或权威”等词演变而来,最初的意思是“人民的统治”。“民主”一词从诞生之初就是一个政治概念。作为一种政治制度,雅典的民主是一种公民自治体制——公民大会拥有无上的权力,权力范围包括城邦的所有公共事务;全体公民直接参与立法和司法活动;官员通过直接选举、抽签和轮流等多种方法产生;官员与普通公民一样不享有任何特权等。民主的定义是:在一定的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

我们党的群众路线理论含有民主的要素。毛泽东认为,人民是历史和社会的主人,这也是他提出要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理论支撑。新中国成立后,他的许多思想、实践活动和理论,如探索如何实现人民真正当家做主人,探索如何实现国家的强大和人民的富足等,都是围绕着这一课题进行的。

早在20世纪40年代初,毛泽东就提出这样一个观点:“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少了两件东西: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这两件东西少了一件,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毛泽东把是否实行民主看成是关系到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他认为,只有真正实行民主,才能真正治好党、治好国。民主治党、民主治国是共产党人最根本的原则。

2009年,著名民主人士黄炎培之子——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学学者黄方毅曾写过一篇题为《“黄炎培周期律难题”执笔人姚维均百年祭》的回忆文章。文中提到这样一个著名的历史事件——

“1945年7月,黄炎培与傅斯年、章伯钧、左舜生等六位国民参政员访问延安,与陪都重庆纸醉金迷的乌烟瘴气相反,黄炎培目睹了革命根据地的一派欣欣向荣。从延安归来后,他十分兴奋。友朋纷纷来探问延安的情况,先父应答不暇,遂闭门谢客,口述延安经历,由先母执笔整理,一连数日,合作完成《延安归来》。”在这本见闻录中有这样一段最著名的历史对话:“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见到的,真所谓‘其兴也浡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也许那时艰难困苦,只有从万死中觅取一生。既而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就渐渐放下了。有的因为历时长久,自然地惰性发作,由少数演为多数,到风气养成,虽有大力,无法扭转,并且无法补救。也有为了区域一步步扩大了,它的扩大,有的出于自然发展,有的为功业欲所驱使,强求发展,到干部人才渐见竭蹶、艰于应付的时候,环境倒越加复杂起来了,控制力不免趋于薄弱了。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

53岁的毛泽东相答:“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新中国成立后,发展民主成了执政党的主要课题。在新民主主义的旗帜下,民主政治的时代洪流随着中国革命的不断胜利而持续高涨,通过政治协商,制定共同纲领,建立联合政府,产生新型宪法,展现了新中国“民主之治”的新气象。

应当看到,群众路线是党内的民主路线,是党内民主的生命线,党内民主必须在群众路线中落实。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以群众路线为主线,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独特优势。

还应强调的是,密切联系群众思想路线的提出,有民本思想的源头,有民主思想的影响,更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

更应清醒地认识到,党的群众路线与西方民主思想也有本质的区别。群众路线体现我党民主政治的崇高境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思想根基。因为任何民主理论、任何民主制度,一旦离开人民群众这个民主主体,都是一句空话。我们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其特色就是群众路线。

我们党和国家的民主历程、民主实践证明,群众路线不仅是实现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而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内容和根本保证。群众路线从理论和实践上确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民主本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民主本质。我们党先后提出“工农民主”“人民民主”“新民主主义”等民主概念,并以士兵委员会、工人代表大会、农民协会、工农兵代表苏维埃、参议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等实践,努力创造出以人民群众为主体地位的民主政治实现形式。

坚持群众路线,使“人民”与“民主”结合为一体,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先进性。由于坚持群众路线,民主政治理想、民主政治理论、民主制度和民主发展道路实现了一体化,民主政治思想不断体现和实现在始终凸显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国家制度、国家形态、国家形式、治理形式以及运行机制之中,使占社会多数的中下层群众主导和分享自由、幸福、有序的生活。

判断民主是否科学的一个重要标准是,谁是民主主体,谁是国家的主人,国家为谁服务。我们党和国家坚持群众路线,宪法明确规定最广大人民群众为民主主体。围绕保障最广大、最普通的人民群众的民主主体地位,围绕消灭政治压迫、经济剥削和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我们党逐步建立和完善了民主制度体系。群众路线成就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成就了更科学的民主。资本主义民主鼓吹的“三权分立”政体,理论上代表全民利益,实际上却很容易被大垄断资本财团及其代理人所操纵。最广大人民群众不能成为民主的真正主体,这样的民主就不是科学的。

利益问题是民主政治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掌握国家权力的执政党代表谁的利益、为了谁的利益、保障谁的利益,可以鉴别出民主的真伪。由于坚持群众路线,党领导国家所制定的一切法律和政策,都是努力使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最大化。而西方执政党来源于特定利益集团,代表和服务于特定利益集团。他们的政策不是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出发,而是各个资本垄断集团博弈的结果。我们说,中国的执政党忠诚地为老百姓谋利益,使民主更真实。

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之所以坚强有力、之所以不可战胜,关键就在于党坚持了群众路线,同人民群众结成了密不可分的鱼水关系。无数事实说明,党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与密切联系群众分不开的,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坚持群众路线的历史。

分享到:
(责编:杨媚、权娟)

相关专题

中央精神

理论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