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维文 哈文 朝文
      手机官网
    
站内搜索:

主办: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群众路线网

江苏省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笔谈

贯彻群众路线 密切联系群众 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2013年07月23日12:30  来源:新华日报

编者按 为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关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一系列重要部署,为推进教育实践活动扎实开展营造浓厚的理论氛围,省委宣传部会同本报组织省内相关专家学者进行理论笔谈。兹开设专版刊发,供大家学习参考。

凝党魂聚民心的重大政治举措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王明生

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推进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

教育实践活动有利于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灵魂,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党执政最牢固的政治基础和最深厚的力量源泉。离开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历史经验表明,党一旦脱离了群众,就失去了自己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就会走向失败。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就是因为严重脱离群众,最终被人民群众抛弃,失去了执政地位。

教育实践活动有利于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毛泽东同志说:“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项政策成熟与否,一项工作成效如何,一项改革成败与否,群众最有发言权。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应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放下身段,深入基层,贴近群众,亲近百姓,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回应人民期待,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解决人民疾苦。基层是最好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就是把群众当成自己的先生,虚心向群众学习,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策于民,在群众中汲取营养和智慧,真正与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破解发展难题。我们想事情,做工作,想得对不对,做得好不好,要有一个根本的衡量尺度,这就是邓小平同志所说的:“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一个政党,如果不能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如果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就会失去生命力,更谈不上先进性。

教育实践活动有利于凝聚党心民心,化解社会矛盾,为共筑“中国梦”创造良好的政治生态。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总量已跃居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得到显著改善和提高。而不可否认的是,由于改革中出现的信仰缺失、两极分化、分配不公、权力寻租、环境恶化、机会不公、房价高企等社会问题,加之部分领导干部中出现了人民群众深恶痛绝、害党误国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这类的歪风邪气,党心民心受到极大地影响,多数党员干部和群众忧心忡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靡不有初,鲜克有终。”通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全党大兴实事求是之风、调查研究之风、艰苦创业之风、勤俭节约之风、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之风,切实将“为民务实清廉”常态化,并内化为领导干部的政治自觉,为共筑“中国梦”创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政治和社会氛围。

分享到:
(责编:姜萍萍、秦华)

相关专题

中央精神

理论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