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健全为民务实清廉的长效机制
苏州大学教授 田芝健
“党的规矩、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有力推动了党的作风和纪律建设。”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再访革命圣地西柏坡时,再次强调了制度建设对改进作风的关键作用。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推进制度建设是有力抓手;巩固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建立长效机制是重要方法。
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十分必要。只要有政党存在,正确认识和处理党民关系就是一个永恒课题。解决这一课题非一朝一夕之功,要使为民务实清廉在党员、干部心中扎下根,促进党员、干部始终坚持为民理念、务实作风和清廉品质,既离不开党性修炼,也离不开长效机制保障。要正视世情、国情、党情、民情所呈现出的新的阶段性特征,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针对作风问题存在的反复性和顽固性,常抓长抓,发挥机制的导向、规范、激励、制约作用。实践证明,必须增强问题意识,只有依靠机制的力量才能促进党员、干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贵在管用。长效机制的“效”,必须体现在管用上,能够有效体现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有效体现党的根本宗旨、群众路线、思想路线,有效体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这一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有效性必须建筑在科学性的基础上,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科学构建长效机制,以科学性保证机制有效管用。长效机制的“效”必须“长”,能够在一定时期内持续发挥作用。必须有效预防和克服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等危险,特别是有效防治党员干部脱离群众的危险。要紧紧抓住教育实践活动这一契机,制定新的制度,完善已有的制度,废止不适用的制度,以长效机制持续释放制度“正能量”。
建立健全长效机制重在落实。制度一经形成,就要严格遵守,执行制度没有例外。要严格执行宪法和法律、党章和党内法规,把八项规定的要求落到实处,增强法纪制度的执行力、机制运作的协调力和问责监督的纠偏力。 要从江苏省情实际出发,健全民意采集与回应机制,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促进党员干部倾听民声、维护群众权益,增强回应群众民生、民主、民乐需求的敏捷性;健全公共服务机制,深化服务型党组织和服务型政府建设,提高为民服务的优质性;健全权力公开运行机制、扩大对人民群众的开放性;健全惩防腐败机制,建设廉洁政治、保持党员干部队伍的廉洁性,做到创新发展不懈怠、务实服务不忽悠、廉洁从政不腐败,为谱写中国梦江苏新篇章提供为民务实清廉的长效机制支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