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维文 哈文 朝文
      手机官网
    
站内搜索:

主办: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群众路线网

为民务实清廉丰富党的群众路线内涵

2013年07月16日11:23  来源:辽宁日报

  务实民心所向的品质

  丁晓强

  当前,全党正在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其中,务实是党性的表现,是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是民心所向的优秀品质。为民和清廉,只有在务实中才能真正实现。务实与求真、重行、实干共同构成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特征,成为凝心聚力托起中国梦的基本精神状态。

  求真务实是党性的集中体现

  务实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品质。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明确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的哲学革命,就是把社会实践引入了哲学。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以物质生产实践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者在批判旧社会中预见新社会,在现实社会中把握社会变革的条件,发现变革社会的现实物质力量。在马克思主义那里,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是一致的。

  求真务实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由于中国社会的特殊性,怎样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中国革命成为一个重大问题。毛泽东等在反对主观主义、特别是在反对教条主义中,在认识论上提出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他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于应用,理论必须联系实际,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必须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延安时期,他给中央党校的校训是 “实事求是,不尚空谈”,给《解放日报》的题词是“深入群众,不尚空谈”。他指出,教条主义者脱离实际,以书本吓人,空话连篇,不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有哗众取宠之心,是党性不纯的表现。

  求真务实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在中国的思想史上,知和行是一对核心范畴。一方面,无论是知先行后说、知行合一说还是行先知后说,知和行总是密切联系的。另一方面,知与行主要讲的是人生在社会中的自我完善,以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的精神参天地赞化育。要求君子讷于言、敏于行,强调躬身行事和经世磨炼,并主张对行为不断地自我反省。毛泽东同志写 《实践论》,汲取了关于知与行关系的思想,而且把个体的道德践履推向了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之中;把务实也作为道德的要求,并提到了党性表现的高度,而且把自我完善推向了为人民服务之中,务实以维护人民利益为旨归。这既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因素,也反映了中国独特的革命道路需要特别重视党与群众关系的特点。

  务实重行是作风建设重要特征

  强调从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并具有中国文化因素的务实精神,形成了关于党的作风建设的理论。作风,指的是人们在思想、工作和生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态度或行为风格。党的作风,是党的宗旨、理论、规范,在党员干部的社会实践中的行为体现。所以,重行是党的作风建设的最基本要求。

  作风建设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重大创新。在马克思、列宁政党学说基础上,特别是在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的基础上,提出了作风建设。把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密切地结合于党的革命实践之中,密切地结合于党的纲领、组织和干部的价值提升和道德修养的过程之中。党的三大作风,即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和批评与自我批评,体现着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党的三大作风,既是科学的领导方法,又是共产党人在思想上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一方面,正确的理论和决策必须与实践结合,这个实践就是人民群众从事的社会生产实践,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集中起来、贯彻下去,通过接受群众的批评和开展自我批评,不断提高理论、决策和工作水平。另一方面,追求理想言行一致,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不断提高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三大作风,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在新形势下要进一步突出作风建设。此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上,强调要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要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提出要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凸显了一个“实”字。这表明,作风建设的重心从反对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思想方法向反对脱离群众的领导方法、工作方法和生活方式转变;务实重行的针对性从反对主观主义为主向以反对形式主义入手转变;更突出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要求。

  务实重行的作风建设,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大举措。不仅着眼于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而且着实从党的作风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入手,又为党的制度建设提供了现实路径和价值文化,推动着党的制度建设。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中凝炼务实重行的作风,与制度建设相辅相成,以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纯洁性建设。

  务实实干是托起中国梦唯一路径

  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实干富民、实干兴邦,敢于开拓,勇于担当,多干让人民满意的好事实事”的要求。新形势下走群众路线,推行务实精神的重要体现就在于实干。

  实干必须克服形式主义的积弊。在执政条件下,党内容易滋生形式主义,其主要表现有贪图名利,弄虚作假,不求实效。产生形式主义的原因,既有脱离实际的主观主义,更有脱离群众的个人主义。形式主义是精神懈怠和脱离群众的最基本表现,也是作风拖沓和消极腐败的温床。只有下决心克服形式主义,才能大兴实干之风。

  实干必须以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观构筑党员干部的政绩观。要深入群众,到群众最需要和最困难的地方,关注群众生产,群众利益,群众需求,群众情绪。在联系群众的基础上,发展好、维护好、协调好群众的利益,特别要着力于改善现实的民生问题,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呼吸相通。

  实干必须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责任。要在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意志,为了创新创造而百折不挠、勇往直前,领导人民群众推动社会变革实践,领导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实干必须善于倾听群众的批评,打铁先要自身硬。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切实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要力戒形式主义,做到 “不虚”,解决突出问题,做到“不空”,紧紧围绕主旨,做到“不偏”;要善始善终、善做善成。

  (作者系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分享到:
(责编:吴斌、常雪梅)

相关专题

中央精神

理论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