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兩會出現了一些新熱詞,這些新詞宣告了我國下一步發展的著力方向,期待這些心聲變成改革鼓點,最終轉化為人民更多的“獲得感”。“獲得感”其實是人民群眾的滿意度,這種滿意度是落地生根的實惠,是惠及眾生的可喜變化。檢驗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終要看群眾是否真正得到了實惠,群眾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
斗轉星移,我們黨由革命黨轉型成為執政黨已過一個甲子多。解決干群關系最好的辦法便是還從政風氣的冰清玉潔,給百姓一份國家主人的“獲得感”,切實做到以百姓心為己願、以百姓事為己任,百姓多一份“獲得感”,我們就會多一份凝聚力。
“政聲人去后,民意閑談中”。廣大領導干部在日常工作中要以“趕考”精神來面對群眾“獲得感”這一試題,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豁達擔當,要有“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的精神氣魄,常思“時間去哪兒了”,常想“問題都出哪兒了”,常問“足跡都留哪兒了”。
(摘自荊楚網 作者別亞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