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空餉”現象是一種消極腐敗行為,不僅會導致財政供養人員虛增,造成國家財政資金大量流失,損害公眾利益,還制造了嚴重的社會不公。懲治“吃空餉”不能簡單一退了之,而要拿出刮骨療毒的魄力和勇氣下“猛藥”、用“重典”,針對不同的責任主體進行“一攬子”處理。
處理“吃空餉”的人。縱觀這些年來,“吃空餉”現象的曝光不在少數,既有邊上學邊掙工資的“娃娃官”,又有退居二線不上班的“老干部”﹔既有留職不停薪“下海人”,又有在編卻不在崗的“隱形人”,還有死亡不注銷的“不老翁”。在處理“吃空餉”人員時,不能輕描淡寫、從輕發落,而要針對不同情況,採取停發工資、停發待遇、限期返崗、下編解聘、注銷名冊等措施分門別類進行整治。不但要把吃的空餉吐出來,還要把編制讓出來,把其清出去。造成惡劣影響的,要運用法治思維,依法進行法律制裁,讓“吃空餉”的人吃不了兜著走,把依附在國家財政資金上的“寄生虫”揪出來、送進去。
處理“要空餉”的人。但凡能夠吃上空餉的人不是一般的人,往往是有背景、有門路、有關系的人,其背后都有權力庇護的影子,都有幕后力推的黑手。一些領導干部利用自己的權力影響,違背黨性原則,濫用權力尋租,千方百計為自己的子女配偶等親屬“吃空餉”打招呼、找門路,為挂名餉、冒名餉、假病餉等披上合法外衣。一些干部面對組織的核查,總是遮遮掩掩,不如實向組織報告實情,與組織上“躲貓貓”,企圖渾水摸魚、蒙混過關。打蛇打七寸,抓事抓要害。對有親屬吃空餉隱瞞不報、弄虛作假、頂風違紀者,不得提拔重用。對那些利用自己權力和影響為自己親屬索要空餉的幕后推手,要敢於“拔出蘿卜帶出泥”,給予黨紀政紀處理。
處理“發空餉”的人。按理說,一個單位的編制人數、出勤狀況、年度考核、工資發放等情況都是有據可查的,單位主要領導也是一清二楚的。但一些單位主要領導責任意識淡薄,怕得罪人、當好老好人,將國家財產當作順水人情,對那些違紀違規吃空餉現象熟視無睹、聽之任之,睜隻眼閉隻眼,甚至出現上下聯手、利益交換的現象,為“吃空餉”行方便、打掩護、搞照顧。對那些包庇“吃空餉”的單位主要負責人,要進行嚴肅處理,按“吃空餉”數額的數倍扣發單位公用經費,並從嚴追究主要領導及有關責任人責任。超過清理期限若發現單位仍有人“吃空餉”情況,則對主要領導實行撤職處分。
整治“吃空餉”問題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堅持預防與治理相結合,建立有力的懲戒體系,舉一反三,從嚴問責,發現一起查處一起,連帶一批追究一批,切斷“吃空餉”的利益鏈條,不留尾巴,不留死角,讓“吃空餉”問題斬草除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