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3年,“挑夫”校長——代天久的先進事跡被報道以來,按照四川省委書記王東明同志、市委書記王銘暉同志的重要批示精神,宜賓市翠屏區高度重視,將農村教育作為“一號民生工程”來抓,緊扣“生態教育,特色翠屏”的發展理念,大力推進農村學校建設與發展.
目前,全市首個正式投入使用的農村寄宿制小學——翠屏區牟坪鎮中心小學校已投入使用並運行良好。為進一步關心關愛農村學生,加快農村學校建設步伐,針對學生寄宿管理系列問題,翠屏區以牟坪鎮中心小學校建設運行為契機,實施“四化”教育管理,傾力打造農村寄宿制學校“樣板”,促進了區域教育均衡發展。
一、硬件配置“標准化”,打造農村美麗校園
堅持“就近入學,按需設點”的原則,組織專家團隊對校點布局進行專題論証,在廣泛聽取當地政府、村(居)兩委和廣大群眾意見基礎上,合理確定校點規劃。全面實施校安工程,全力消除村級學校劣質房,對全區所有農村學校進行升級改造。區財政投入建設費用2700萬元,著力打造牟坪鎮中心小學校新校園,建成后的新校園佔地32.8畝,現有學生977人,20個教學班,53名教師,音體美專用教室及器材配齊配足,每間教室都配備電子白板﹔加快實施農村學校綠化、運動場改建、飲用水改造等“十小工程”,建成標准化的食堂、學生宿舍,學校少年宮各種設備設施裝備到位,同時建成校園“交通安全體驗室”“心理健康教育咨詢站”“親情小吧”“兒童閱覽室”等功能區。在上級領導、專家指導下,還將校園的各類花壇、旗台等外部設施棱角全部改為弧線型,避免學生發生意外傷害。
二、教師管理“一體化〝,建設鄉村活力校園
翠屏區積極推行“無校籍”管理,設立區教師管理和服務中心,打破各校單獨聘任本校教師的做法,將全區公辦中小學校教師全部納入“中心”統一管理,實施雙向選聘,打破教師“校籍”,促進城鄉師資合理流動,激發教師隊伍活力。牟坪鎮中心校依托全區建立的12個片區學校研修聯組,將村級學校教師全部納入其中,通過組織開展專題研究、“移位教學”“同課異構”等活動,發揮龍頭學校的示范引領作用,促進農村教師素質提升。同時,著力實施中心小學校骨干教師與村級校點教師結對幫扶制度和支教制度,將骨干教師幫扶、支教情況納入年度考核范圍,建立干部定點聯系村級學校制度,實施中心校教師“走教”制度,構建中心校資源調配、常規管理、隊伍建設、考核評價“一體化”的管理體系,實現教育資源共享。實施靈活的編制核算辦法,按生師比與班師比相結合的方式核定村級學校教師編制,多措並舉強化師資力量。
三、學校管理“精細化”,營造學生溫馨家園
為進一步提升寄宿制學校的精細化管理水平,牟坪鎮中心小學校立足於每一位學生的起居生活,關心每一個孩子的健康成長,著力營造溫馨、和睦的生活、學習環境。每天放學后由專人組織課外活動,分班開展集中輔導,在課間開放所有功能室﹔學生進入宿舍后,每40名學生安排一名生活教師值守,負責住宿學生管理和心理教育,同時組織學生進行早操鍛煉。每名學生隻需承擔早、晚兩餐費用,隻需花一元錢就能享受食堂提供的營養午餐。家裡“親情小吧”,配備電腦和可視電話,孩子們可以與父母視頻通話,確保實現家長放心、學生快樂、社會滿意的目標。牟坪鎮中心小學校新校園投入使用后,寄宿學生不斷增加,目前寄宿學生已達240名,學生們在這樣溫馨校園內正快樂地生活成長。
四、課程研究“特色化”,鑄就學生快樂學園
牟坪鎮中心小學校承擔了翠屏區教育局省級課題《區域推進學校安全文化建設的實踐研究》的子課題《農村寄宿制小學學生安全管理的實踐研究》,結合寄宿學生的管理實踐,大力開展校本研修,建成“交通安全體驗室”,開設交通安全體驗教育課程,不斷形成階段性的實踐成果。為了讓農村孩子和城裡孩子享受同樣的優質教育,學校結合學校實際,增添配置心理咨詢師2名、藝體教師14名,保障學校各學科規范開設,不斷打造亮點教育。探索建立特色“心理健康教育咨詢站”,包含個體沙盤、團體沙盤、音樂放鬆、個體咨詢等單元,對學生實施全方位心理干預和救助﹔依托學校少年宮開設美術、音樂、體育等23個興趣項目,在課余時間向學生免費開放,供學生自主選擇﹔同時結合農村學校實際,因地制宜開設竹編、竹藝、藝術體操等特色課程,培養學生綜合素質,讓學校成為了學生快樂成長的樂園。
(四川省宜賓市翠屏區教育局黨建雲平台 盧純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