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群眾路線網

(一線思考·怎樣當好縣委書記③)

李俊:怎樣做,才稱得上心中有民

四川省西昌市委書記 李 俊

2015年02月03日08:1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縣委書記是直接面對基層群眾的領導干部,必須心系群眾、為民造福。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第一期縣委書記研修班學員座談時的一席話,讓人心潮澎湃、備感振奮。擔任縣委書記,我時常捫心自問,怎樣做才算是心中有民?

  在扶貧幫困上,“一批了之”不算心中有民。每天讀報、看新聞是我的必修課,每每看到有的群眾因病返貧、因貧致難等情況見諸媒體,心中不是個滋味,會第一時間簽批給相關同志一對一幫助,久而久之群眾遇到困難就給我來信,多數時候我也是一批而就。這樣看似解決了部分群眾的實際困難,但靜而思之,不是長久之計。比如,全市還有71個貧困村,五保戶、低保戶、殘疾人等困難群眾32000多人,有農村D級危房戶180戶等等,這些問題單靠“簽批”難以根本解決。由此我深深感到,對困難群眾的現實難題不能僅僅停留在走訪慰問、送錢送糧上,務必要按照總書記“必須時不我待地抓好扶貧開發工作,決不能讓困難地區和困難群眾掉隊”的要求,從造血機制上去解決困難弱勢群體的生產、生活問題,在統籌兼顧方面“彈好鋼琴”,徹底改變“年年幫扶年年窮”的狀態。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以面遮點”也不算心中有民。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西昌作為全國最大的彝族集聚區——涼山彝族自治州的首府,2014年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挺進全國百強,是全省縣域經濟示范縣市。然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全市還有122個“空殼村”,有的偏遠民族鄉鎮農民人均純收入還不到全市平均水平的一半。這些現象固然有歷史和地理原因,但是歸根結底還是發展不平衡、城鄉二元差距所致。城市的高速發展不可“一俊遮百丑”,如期實現全面小康,絕不能讓“平均”掩蓋了“不平均”,更不能讓偏遠地區群眾同步“奔小康”成為“被小康”。這也倒逼我們這些基層干部,必須積極適應發展新常態,推動城鄉統籌一體化發展,夯實全面小康的全域基礎。

  在民生改善方面,“替民做主”更不算心中有民。近年來,西昌每年都會實施八大民生工程、十件為民實事,從黨委政府角度,這些都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是能夠給老百姓帶來福祉、改善生活的好事。但是,領導所為往往與群眾所想有出入,有些民生工程沒踩准群眾的需求節拍,辦了不少事,卻仍然有群眾不太滿意。比如,市委市政府實施了6期邛海濕地恢復工程,希望通過生態建設帶動城市發展,筑牢發展基礎后,再對老城區實施整體規劃、恢復打造,但群眾對此並不滿意,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門納諫”中,通過“書記信箱”等多渠道了解,發現盡快實施老城區綜合整治是絕大多數群眾的心願,繼而實施了老城區綜合整治。由此我也體會到,征集民意渠道還不廣泛、不科學,致使黨委政府對群眾希望辦、急需辦的事情了解掌握還不准確、不到位、不全面,導致了“替民做主”現象,最終群眾不買賬。可見,努力將民意轉化成決策的直接依據,是避免“替民做主”的關鍵。

  縣委書記是承上啟下關鍵環節上的重要節點,也是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征程中的“固化劑”。“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隻有在“大腳板”的不斷延伸中丈量民情、凝聚民心、匯聚民力,才能從根本上贏得群眾支持。


  《 人民日報 》( 2015年02月03日 17 版)

分享到:
(責編:喬業瓊、秦華)

相關專題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