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群眾路線網

“三萬”結對奏強音 攜手共建結碩果

湖北省武漢市江漢區“三萬”活動綜述

2015年01月28日10:43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近年來,江漢區169個基層黨黨組織與黃陂區169個農村黨組織結對共建,先后開展了“萬民干部進萬村入萬戶”、“萬民干部進萬村挖萬塘”、“萬民干部進萬村潔萬家”和“萬民干部進萬村惠萬民”等活動。6年多來,江漢區委按照“全動員、全納入、全覆蓋”的原則和貼近群眾、服務民生,破解難題、促進發展的要求,先后選派2000余名干部進村駐點,共投入6234.78萬元共建資金,慰問困難群眾15000余戶,慰問物資和慰問金折合489.54萬元,讓“三萬”活動奏響促進農業持續增效、促進農民持續增收、促進農村和諧穩定的時代最強音,讓城區與農村聯動、黨建與經濟同抓、集體與村民共富的城鄉一體化協調發展的和諧音符,在黃陂大地處處跳動。

一、注重“聯動、推動、帶動”三個環節,多措並舉抓共建

1、注重協調聯動,形成齊抓共管的共建合力。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強化協作配合,與結對共建單位一起,共同學習相關政策、共同謀劃工作思路、共同破解發展難題、共同推進結對工作,形成了共建工作的強大合力。堅持大員上陣,成立了以區委書記任組長、區長任第一副組長的“三萬”活動領導小組﹔區“四大家”領導干部建立聯系點,蹲點包保、現場指導、做好表率﹔選派21名處級干部擔任督導組組長,全稱做好組織、指導、督辦工作﹔分別在區、街、村三個層面建立活動機構,組建共建隊伍,協調共建事務,構建起上下貫通、領導有力的組織網絡。設立區共建辦——共建黨組織——檢查督導組——駐村工作組四級聯動機制,形成部門總協調、單位直接管、責任人親自抓、廣大群眾共同參與的協調機制,保証了共建工作高效有序,促進了共建活動的科學化、規范化和制度化。

2、注重考核推動,保証實實在在的共建成效。採取不定期明察暗訪、隨機抽查、交叉抽查等形式,加強對“三萬”活動的督辦協調﹔堅持每周例會制度、每周抽查制度、每月數據匯總分析制度和季度聯系會、情況通報等工作制度,全力做好現場指導、跟蹤服務、督導檢查、考核驗收工作,對進展情況加強調度督導,對存在的問題統一建檔,實行挂賬銷號、督查落實,確保共建工作扎扎實實、步步深入,取得實效。

3、注重標杆帶動,營造創先爭優的共建氛圍。在政務網站開辦專題欄目,大力宣傳共建活動開展情況和涌現出來的先進典型。每年召開共建工作會議,表彰結對共建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有效營造了“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採取座談會、交流會等多種形式,交流工作情況、總結推廣經驗、指導活動扎實開展。加大宣傳報道力度,先后在《人民日報》、《湖北日報》、《長江日報》、人民網、鳳凰網、搜狐網、新浪網等報刊和網絡媒體對我區結對共建活動的經驗做法和典型事例進行了深度報道。

二、突出“經濟、水利、環境”三個關鍵詞,聯謀共建促發展

1、著力助推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聯合黃陂區,始終將項目建設作為工作重心,凡是發展潛力大、經濟效益好的項目,都多方論証、大膽引進、舍得投入。在對169個結對村的存量土地、閑置資產、剩余勞動力的數量、構成、分布進行全面清查的基礎上,盤活閑置土地,實施12個大規模的果蔬種植和家魚養殖等農業項目﹔採取用廢棄校舍工廠入股的方式引進32家企業﹔組建運輸服務隊、建筑工程隊,為企業和工程提供人力,既吸納閑散勞動力800余人,又為集體經濟創收。結合我區餐飲業和超市多的特點,加強協調,讓農副產品直接入駐餐館和超市,減少流通環節、運輸成本和自然損耗,農戶和集體經濟收益顯著提高﹔投資150萬元復興李家集街泥塑項目,在雲霧山景區建成了黃陂區泥塑博覽館和泥塑工藝園區,通過與院校合作,開發出木蘭、生肖、民俗等近百個泥塑品種,泥塑產品已逐漸走入中百倉儲等大型超市、“木蘭八景”等各個景區。幾年來,先后投入共建項目資金2536余萬元,啟動實施項目300余個,涉及到養殖、種植、生態旅游、工業等多個領域。通過因地制宜引進項目,提高閑置資源利用率﹔因勢利導打造品牌,提高農副產品競爭力﹔因材施教打造亮點,提高特色產業附加值等舉措,確保了“村村有項目,年年有收入”,為黃陂留下一座座搬不走的“銀行”。

2、著力助推基礎設施建設。立足農村農業長遠發展,深入開展“挖萬塘”活動,挖塘堰、強基礎,興修水利保豐收。全區各結對基層黨組織累計投入800余萬元,為結對村修建溝渠87處108公裡,新挖及整治維護塘堰1428口,更新改造小型泵站108處,修建其它小農水工程136處。隨著排水灌溉溝渠、塘堰和抗旱基礎設施、設備的陸續投入使用,既解決了農村的農業生產灌溉用水,又保証了汛期農田不受洪澇災害的影響,2萬5千畝農田恢復了正常生產,4000畝魚塘免受旱情影響。在2010年汛期和2011年抗旱保春耕期間,修葺一新的農田水利工程為村民奪取防汛抗旱保豐收的勝利,發揮了積極作用。與此同時,為解決村民的生活環境,先后開挖水井48個,鋪設和維護自來水管網66條共計4820米,維護農電線路45條,硬化村灣道路57條,實現了水、電、路“村村通、戶戶通”。

3、著力助推村灣人居環境改善。為建設天藍、地綠、水淨的潔美新農村,深入開展“潔萬家”,整治環境美家園。結合村情民意,建立公共廁所、垃圾轉運站、污水排放系統等基礎設施122處,聘請專人負責基礎設施的看護和維修,並聯合相關部門開展環境整治行動。全區干部職工參加勞動3560人次,宣傳帶動村民勞動12950人次,清理垃圾5460堆,清理溝渠33207米。向結對村贈送垃圾桶3000余個、手推垃圾斗車86輛及一大批鐵鞦、掃帚、手套、勞動服等清掃保潔勞動用品。通過不斷建立和完善村塆環境衛生管理和公共基礎設施維護長效機制,增強村民的自覺性,有效解決了村塆亂搭亂蓋、垃圾暴露、污水亂排等環境臟亂問題。

三、把握“班子、陣地、制度”三個核心內容,聯手共建強保障

1、以提高干部素質為中心,聯培隊伍強班子。採取多項措施增強“兩委”班子領導農村發展的能力和水平,完成從“輸血”到“造血”的轉變。邀請20名村支部書記到轄區創業基地參觀學習先進經驗﹔先后接受80名村干部到我區10個社區挂職副書記,由社區書記“一對一”帶培﹔帶領33名村支部書記赴山東省7個市、縣15個示范點考察培訓。這些舉措更新了村干部的觀念,更激發了村干部的發展動力。

2、以增強組織活力為重點,聯建陣地強基礎。按照“無陣地的建陣地,有陣地的上水平,陣地建好抓規范”的要求,聯動黃陂結對村,推進了基層黨組織陣地規范化建設。組織機關干部到結對村開展“黨組織開放日”、“黨員奉獻日”等活動,切實在陣地功能作用發揮上下功夫,形成了為橫店街送文化、為三裡鎮送法律、為天河街送衛生、為灄口街送信息、為前川街送教育等“一街一送”的特色品牌。

3、以提升工作水平為目標,聯定制度管長遠。健全了黨建工作機制,按照“五務合一”的要求,幫助結對村進一步規范、完善了議事決策、政務公開、民主監督、考核評價等各項規章制度,促使“兩委”班子運行規范化、制度化,形成結對村“兩委”會開展工作的長效機制。建立長效管護機制,對於全區結對黃陂區的塘堰,根據實際情況分別建立“以塘養塘”、“以錢養事” 和“自管自用”的養護模式,制定管護制度,明確責任人和管理維護費用簽訂管護責任書790份。完善了環境衛生管理和公共基礎設施維護長效機制,為結對村贈送垃圾清掃轉運設備、建立垃圾池、無公害廁所的同時,還發揮區城管局、水務局、建設局、規劃分局、園林局等部門專業管理優勢,指導幫助對口村制定村庄發展規劃,建立清掃保潔監管考評機制。

四、突出“民本、民生、民惠”三個著力點,共建共贏得實惠

1、調研走訪知民情。“三萬”活動的有序開展離不開對結對村村情的全面掌握,更離不開村民的理解和支持。活動一開始,區委就派出169個工作組672名干部進村入戶進地頭,與村民同吃一鍋飯、同住一間屋、同在田間干農活,利用農閑和休息時間與村民交心談心,與村民拉家常、交朋友。累計走訪農戶69867戶,發放《武漢市強農惠農政策手冊》、《新農合政策十問》等相關宣傳資料7萬余份,收集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508個,撰寫民情日記393篇、調查報告225份,圍繞“農民增收、農村發展”主題,駐村干部作出服務承諾6416項,為深入開展“三萬”活動提供了決策依據。

2、五送服務暖民心。全區各結對單位結合自身職能,積極整合資源,大力開展“送文化、送科技、送衛生、送信息、送溫暖”等“五送”活動,將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村民的心窩裡。兩年來,共送去節日慰問資金200余萬元,為結對村修建9個圖書室、13個村級衛生室、7個體育活動中心,為村民開展義診22次、送文藝節目10場、免費為群眾放映露天電影120場,讓村民享受到與城市居民一樣的精神生活,提高了村民的生活品質。在2011年抗旱保春耕活動中,看到結對村遭受嚴重旱災,全區人民感同身受,區委、區政府及時組織黨員干部捐款捐物30余萬元,捐贈50萬元購買抽水機、電機等灌溉設備53台,幫助1200名受災村民渡過難關,區財政專項列支400萬元,幫助174戶低保戶重建倒塌房屋。

3、結對共建長本領。結對共建工作不僅使農村、農民得到了實惠,也使我區黨員干部到黃陂農村受到了教育、增長了才干。區委、區政府充分運用在“三萬”工作成果,在全區深入開展“生根基層、服務群眾”活動,深入居民群眾、深入企業一線,講政策、訪民情、辦實事、促和諧,取得了民情民意在一線掌握,黨的政策在一線落實,機關作風在一線轉變,科學發展在一線體現的良好效果。全區7155名在職黨員主動到社區報到,認領了2268個微心願、3754個服務崗位,1500余名黨員干部與困難群眾結成幫扶對子,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2000余件。(江組)

分享到:
(責編:高巍、權娟)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