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群眾路線網

歲末年初探作風:走進“無圍牆”機關

2015年01月26日08:4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微山縣委大樓。
  資料照片

  “高牆圍大院,進門查八遍。”這曾是一些群眾到訪黨政機關的感受。為維持辦公秩序,採取一些安保措施是必要的,但要避免過分“壁壘森嚴”,讓“門難進”助長了官僚主義,把大院圍牆變成橫亙在干群之間的一道“心牆”。試想,哪個老百姓沒事會找上這些機關大院呢?

  近年來,很多基層黨政機關開始拆掉圍牆,開放場地。事實証明,因地制宜、細化引導,以積極的心態推進,“無圍牆”機關運轉完全不受影響。而沒有牆了、門好進了,事還要好辦,這是落腳點。近日,本報記者走進三地縣級黨政“無圍牆”機關,看看變化,聽聽干部群眾評說。

  ——編者

  

  山東微山縣多個黨政機關拆掉臨街圍牆

  群眾可到縣委大樓打開水上廁所

  本報記者 潘俊強

  一座上世紀80年代蓋的四層小樓,有的地方外牆皮已經脫落,沒有大門,沒有圍牆,除了留有主干道和停車位之外,其余地方開辟成了花壇和廣場,種植了景觀苗木和草皮,這裡是山東微山縣委駐地。幾乎每天,夏鎮街道鹽當村70多歲的沈衍勤都跟同伴來這遛彎兒。而在2012年6月之前,這個縣委機關還是高圍牆、寬大門的“衙門”。

  縣委大院推倒圍牆已經兩年多,除公檢法機關因工作需要外,縣裡其他機關也自發拆掉了臨街圍牆。群眾辦事方便了嗎?記者近日來到當地。

  到縣委進門上樓不需要預約和通話確認

  “請問縣委辦怎麼走?”

  “順著樓梯上二樓,樓梯對著的屋就是。”

  答話的這名保安叫洪瑞,在縣委樓裡干保衛工作已經4年了。“常來縣委辦事的也就那些人,都眼熟。”他說,基本上是鎮上的公務員、村干部,不需要提前預約就能來,也不需要和部門的工作人員通話確認才讓上樓。

  兩年前,當時的縣委大門口有兩間屋子——保衛室和信訪室,有些老百姓稱其為“門神”,群眾想進門都難。“如果沒有有關部門的確認,保安是不會放行的。有矛盾的事,有些干部不想惹麻煩,就干脆告知保安不讓進。”一位干部告訴記者,這也造成了堵門等非正常上訪,有時堵門堵一天,機關干部出不去,鎮上辦事的干部進不來。

  “拆門、拆圍牆!”在一次縣委常委會上,微山縣委書記程大志提出,“有矛盾終歸要解決,擋也擋不住。”推倒大門,就是要給干部壓力,促進事情更快解決。

  2012年6月12日夜,微山縣委大院圍牆和大門推倒了。不久,縣政府、住建局、工商局、環保局……凡是靠街獨門獨院的黨政機關也紛紛拆掉了大院,開辟出小廣場,供群眾使用。

  “醫院車位不夠用,我經常停住建局這兒。”在微山縣人民醫院上班的王護士說。記者看到,縣住建局廣場上有100多個免費停車位,多數車主都是去醫院看病和去周邊購物的。

  與縣委大樓裡有保安負責登記相比,縣住建局把大樓保安也取消了。“來住建局辦事直接進行政服務中心,並實行首問負責制。”微山縣住建局副局長范紅軍介紹說。

  大門和圍牆拆掉兩年沒出什麼岔子

  當地也有人提出質疑:拆掉圍牆是不是作秀?對此,程大志說:“起碼先在行動上向群眾發出一個積極的信號。群眾來上訪,面對面表達訴求,我們就要調查問題出現在哪一環節,把矛盾化解在基層。”

  此外,微山縣的4545名機關在職人員,對接全縣542個村的15萬多農戶,點對點地解決他們的困難。“縣裡專門設立信訪大廳,各個部門都有人值班。”縣委辦公室信息科科長劉虎說,每個工作日,縣裡四套班子的24位領導干部至少有一位接訪,時間對外公開。

  記者正好遇到上訪的群眾來縣委,洪瑞對他們說:“到信訪大廳比到相關部門管用。”

  剛拆完大門和圍牆的那幾個月,整個微山縣委保衛室6個人整天巡邏,生怕出事。兩年下來,並沒出什麼岔子。有個例子很說明問題:2012年至今,微山縣拆遷涉及的人口超過縣城常住人口的20%,但沒人纏訪鬧訪。

  沈衍勤在廣場鍛煉身體時,渴了就去縣委大樓接熱水。接水的人多了,有時候樓裡辦公的干部都喝不上水。他也琢磨出規律:“上班剛開始,午飯剛結束,樓裡辦公的人喝水比較多,其他時間,群眾可以拿著水杯來接水。”

  “實際上,在整個縣委大樓隻有一個公共廁所。”洪瑞說,縣委書記也要到那裡去上廁所,有時候,群眾來這裡上洗手間,也沒准能碰上。

  

  長沙市芙蓉區

  黨政大院變身社區公園

  本報記者 侯琳良

  “原來沒有地方走走逛逛,很犯愁,現在可好了!”1月21日下午4時,見到劉婆婆時,她正帶著孫子在長沙市芙蓉區黨委政府大院閑逛。拆除1.8米高的鐵護欄,對外免費開放停車場、籃球場等,修建綠地游道……近日來,芙蓉區黨政機關大院,已變身為市民休閑的社區公園。記者實地探訪發現,變身的背后,是區委區政府對民生優先的考量。

  4萬多平方米對社會開放,市民自由出入機關大院

  芙蓉區委區政府機關大院,位於長沙市萬家麗路與人民路交界處,總佔地7萬多平方米。在院子大門口,記者看到人們自由出入,門口的保安也沒有阻攔。保安告訴記者:“原來市民進入需要詢問登記,現在都不用了!”

  用芙蓉區干部的話來說,這個大院慢慢地不能再稱為大院了:除了北面的一面牆暫時保留之外,其余三面的鐵護欄全部拆除,同時修建人行道入口。“原來這裡都是禁止停車。”然而走到大樓前坪,隻見一排排新刷的停車位上滿當當地停著車輛。院子的綠地上,園林工人正在忙碌地鋪磚,修建游道。

  據介紹,除去辦公大樓所佔面積之外,大院對外開放區域達4萬多平方米,其中綠地佔了40%。芙蓉區機關后勤服務中心主任聶幫府告訴記者,大院正在進行“增景添綠”的改造,包括園林景觀改造、林蔭道、人行道開口、停車場改建等工程。

  “改造目標就是建成一個社區公園,機關大院的說法即將成為歷史。”聶幫府說,院裡的籃球場、羽毛球場、停車場均24小時對社會免費開放。

  辦事環節都可在政務中心完成,全部限時辦結

  區政務中心位於大院東南角,原來百姓和企業前來辦事,必須繞到南門或北門進出,有時還要遭遇門口保安的阻攔。一位前來辦証的企業主說,拆掉圍牆之后,下了車可以直接走進中心,不需要來回折騰走“冤枉路”了。

  芙蓉區委常委、宣傳部長伍艷飛回憶說,雖然考慮到開放后面臨管理等諸多問題,但是常委會表決時一致通過這個決策。正如全區干部的手機號碼公開之后,經常有人接到各種騷擾電話和短信,但群眾辦事都能找到人了。伍艷飛說:“讓綠於民、讓路於民理所應當,其它問題可以解決。”

  據介紹,今年以來區政務中心26個辦事窗口認真落實首問負責制,全面實行限時辦結制。目前,辦事環節都可在政務中心完成,即辦件比例由原來的7.9%提高到29%,承諾時限一般控制在7個工作日之內,去年1到8月份,辦結率達99.9%。

  “我們不僅要拆圍牆,更要拆掉干群之間的‘心牆’。”芙蓉區去年組織明察暗訪4次,發現上班玩游戲、遲到、不在崗等現象68起,處分23名當事責任人,對其所在單位負責人實行誡勉談話。

  

  昆明市五華區

  綠地廣場不作“后花園”

  本報記者 楊文明

  1月20日清晨,廣場舞、健身操,這邊一組,那邊一對,就在昆明市五華區政府大樓下擺開了陣勢。而這裡還剛剛舉辦了五華區海鷗節閉幕式。

  這些都得益於五華區拆掉政府圍牆,綠地完全開放的建筑設計。五華區位於昆明市中心,區內商場寫字樓林立,公共綠地相對有限。在設計之初,五華區政府沒有“躲進小樓成一統”,而是將附近綠地完全向市民開放。

  “小區綠地少,這裡空氣好,散步常常到這裡。”市民陳女士說。記者看到,綠地內的花壇邊緣相對寬大,已被市民坐得非常光滑﹔林間水系旁的鵝卵石也因為經常有老年人健身赤腳踩踏,被踩得發亮。

  整個綠地廣場不設圍牆,幾排綠植隔出的道路四通八達。“綠地廣場不是機關的‘自留地’‘后花園’,而是周邊群眾的好去處。不建圍牆,政府周圍綠地向社會開放有利於打破‘官本位’思想。”五華區機關事務管理中心主任張立說。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因為環境優雅,常常會有人在公共綠地內拍攝微電影或者婚紗照,管理員不僅不會驅趕,反而會盡量提供便利。

  既有廣場舞,又有吹拉彈唱,會不會影響工作?張立說,來參加集體活動的群體多,大家為了相互不影響一般都會控制音量,加上綠植吸音減噪,不會影響辦公樓內正常工作。

  綠地完全開放,政府機關工作人員停車是否會受到影響?記者到該區採訪很難找到停車位,一位在樓內工作的公務員說:“有時候隻能把私家車停放在附近收費停車場,盡量為前往民政等部門辦事的群眾留車位。”

  不設圍牆,門好進嗎?大樓門口有一男一女兩位服務人員正在值班,見記者進來,女引導員主動問記者要辦理什麼業務,並告訴電梯間位置。

  據介紹,門崗變“檢查式”為“引導式”,必要的安保工作更容易讓群眾接受。“‘你來干啥的’肯定不如‘您需要我干啥’更容易獲得理解和配合。”張立說。


  《 人民日報 》( 2015年01月26日 11 版)

分享到:
(責編:權娟、秦華)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