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群眾路線網

人民觀點:服從組織不容討價還價

——做政治上的明白人⑤

本報評論部

2015年01月26日08:3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區分黨員干部與普通群眾,檢驗一名干部合不合格,一個重要方面就看講不講黨性,懂不懂規矩,守不守紀律

  

  鄧小平晚年時,女兒曾問他長征是怎麼過來的,回答隻有三個字:“跟著走!”幾近山窮水盡時,一路槍林彈雨中,堅定不移跟黨走,步調一致不遲疑,革命隊伍就這樣迎來柳暗花明,走向一個又一個勝利。

  十八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重申遵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的重要性。“必須服從組織決定,決不允許搞非組織活動,不得違背組織決定”,這樣的嚴格要求,有著極強的現實針對性。

  改革開放、市場經濟,打破了原有的資源配置方式,改變了傳統的組織管理模式,對黨內生活帶來了不小沖擊。“革命需要我去燒木炭,我就去做張思德﹔革命需要我去堵槍眼,我就去做黃繼光”,在一些人眼裡,當年的價值追求在今天已經“過時”,昔日的激情也漸漸淡忘。代之而起的,是組織觀念的淡薄,是“討價還價”的增多。

  一些領導干部,拿功勞當資本,自恃能力強貢獻大,端架子開條件,精於算計﹔一些領導干部,拿資歷要待遇,組織沒提拔有意見,崗位不滿意有牢騷,待遇不合意有怨言,鬧情緒撂挑子,搞軟對抗﹔還有的領導干部,把分管領域當私人領地,針插不進水潑不進,搞起獨立王國,進行非組織活動……凡此種種,嚴重損害黨的威信,侵蝕整體利益。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去年曾組織過一次調查,受訪網友中,認為身邊的黨員干部組織渙散、紀律鬆弛現象嚴重的,竟高達74.1%。這從一個側面敲響警鐘:黨內無組織無紀律的問題還較普遍,絕不能任其繼續下去,否則后果十分嚴重。

  毋庸諱言,在黨的組織原則裡,從來都不反對黨員為堅持真理而保留自己的意見。但這不是一些人為了個人私利和所謂“自由”抗拒組織決定的理由。曾有群眾感嘆,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共產黨員,服從組織絕無二心,對待工作不講條件,就像腦門上貼著標簽,一眼能認出。現在則有些困難了。此言令人深思。區分黨員干部與普通群眾最基本的分界線在哪裡?檢驗一名干部合格不合格的試金石是什麼?講不講黨性,懂不懂規矩,守不守紀律,是最直接具體的表現。

  縱然這個時代,年輕人主張“我的青春我做主”,但對黨員、干部來說,依然必須把下級服從上級、個人服從集體擺在更高位置,這是組織原則﹔縱然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已成時尚,但對黨員、干部來說,重大事項必須向組織請示報告,這是黨性要求﹔縱然普通人求職可以“雙向選擇”,但對共產黨員來說,組織交給的任務、作出的決定,不容打折落實,這是組織紀律。說到底,強化組織觀念,是共產黨人的必修課程,也是每一名黨員的基本政治品質。組織像鐵,紀律如磁,有組織無紀律,就會像磁鐵消磁一樣,失去凝聚力,消解戰斗力,先進性從何談起?

  有一些黨員、干部認為,隻要自己不貪不腐,組織原則就“不算個事”,組織紀律就“沒啥可怕”的。此言大謬。讀讀那些落馬領導的懺悔書,哪個不是從當初的不拿規矩當回事、不把組織放眼裡開始的?看看蘇共解體的沉痛教訓,不正是從黨員喪失組織觀念、與組織分裂對抗造成的嗎?人不以規矩則廢,黨不以規矩則亂。不下大氣力整治這個問題,它們就會像傳染病一樣蔓延開來,最終危害黨的肌體。

  抗日戰爭結束后,國民黨擁有800多萬軍隊,但派系林立,黨紀軍紀鬆弛,猶如一盤散沙。蔣介石到台灣后總結失敗教訓,其中一條就是:共產黨有紀律,國民黨沒紀律。毛澤東同志亦指出,“加強紀律性,革命無不勝。”兩人的“不約而同”,道出了紀律之於我們黨、我們正在從事的偉大事業的重要性。今天,重溫歷史教訓,重提政治紀律,重講政治規矩,我們需要繼續拿出當年“跟著走”的精神,在黨中央的帶領下,齊心協力走好新長征路上的每一步。


  《 人民日報 》( 2015年01月26日 05 版)

分享到:
(責編:權娟、秦華)

相關專題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