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我去縣車管所補辦駕駛証。窗口前隊伍挺長,好不容易排到了,我問工作人員,補証要辦哪些手續?他站在辦公桌前,雙手插在口袋裡,漫不經心地說:“看上面。”我抬頭,看到天花板,隻得又問。這下對方不耐煩了:“柱子上面。”我轉頭才發現,右側有個立柱,上面貼著補証說明,就三句話。我不明白了,你直接口述也用不了1分鐘呀,話咋就那麼金貴呢?身后幾位辦事群眾也議論起來:這些人吶,就像別人欠了他錢似的,看誰都不順眼。
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結束了,但臉怎麼還難看,辦個小事還讓人這麼不舒服呢?這些人,或許倒也不是為了“吃拿卡要”,只是缺乏工作激情,缺乏專業精神,工作時沒勁頭,鬆鬆垮垮,消極懈怠,敷衍草率。這樣的“不在狀態”,傷害的是群眾,損害的是政府公信力,也消解了轉作風的正面效應。
為民怎能不作為,務實更該在狀態!如果腦子不裝事、心裡不想事、手裡不干事,就算“不犯事”那也不頂事。這樣的干部,這樣的工作人員,在群眾心裡能有多少價值呢?
(來稿請寄:rmrbjrt@163.com,或傳真至(010)65368684,注明“作風征文”。)
《 人民日報 》( 2015年01月21日 0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