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群眾路線網

王庭大:用好批評和自我批評這個利器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經驗與啟示

2015年01月02日12:22  來源:《求是》

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廣大黨員干部以整風精神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特別是在專題民主生活會和組織生活會上,自我批評揭短亮丑、反思深刻,相互批評直擊痛處、見筋見骨,體現了黨內政治生活的原則性和嚴肅性,批評和自我批評這個“鈍器”又成了“利器”,其主要做法和成功經驗值得認真梳理總結。

一、打牢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的堅實基礎

認真學習,把提高認識、增強素質作為思想前提。學習教育是基礎,是前提。學習教育抓不好,批評和自我批評就無從談起。大家普遍反映,通過學習教育,明確了標准,找到了差距,提高了覺悟,查出了問題,為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奠定了牢固的思想基礎。一是領導干部帶頭學,切實發揮表率和示范作用。二是針對重點問題學,分析查找“四風”現象及其思想根源,重點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其他指定篇目,組織專題教育。三是交流研討相互學,在研討中相互學習,共同進步。四是創新形式深入學,擴大學習教育的效果。

消除顧慮,把放下包袱、輕裝上陣作為先決條件。實踐証明,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必須卸掉思想包袱,變壓力為動力。民主生活會召開之前,一些同志心裡有顧慮:怕不說成績、隻檢查問題,會被認為毛病多,在領導面前留下不好的印象﹔怕把問題談多了、說深了,不好收場,查擺問題的分寸不好把握﹔怕給別人提意見,說淺了不符合要求,說深了得罪人,等等。針對這些思想顧慮,黨組織從解決認識問題入手,不斷加強學習,反復做思想工作,使黨員干部認識到,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不是整人,而是加強黨性鍛煉的自我教育,經常檢查自己的不足和缺點,及時加以改進和糾正,提高自身的覺悟和素質。大家普遍增強了拋開面子的勇氣,及時發現缺點,勇於糾正錯誤,從而主動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

堅持正確方向,把懲前毖后、治病救人作為重要原則。從團結的願望出發,採取正確的原則和方法,幫助同志認識和改正錯誤,是為了懲前毖后、治病救人,是對同志的真正愛護關心。很多地方在活動中堅持“三個有利於”標准,達到了預期效果。一是有利於增進團結。將批評和自我批評作為增進團結的重要手段,既感到“臉紅了”、“出汗了”,又感受到集體的溫暖和同志的關懷,達到了“團結—批評—團結”的目的。二是有利於改進工作作風。通過召開高質量的民主生活會,進行積極健康的思想交鋒,深挖了“四風”的深層次根源。三是有利於增強黨性。把批評和自我批評作為增強黨性修養、加強黨性鍛煉的有效手段,以堅強的黨性抵御“四風”的侵襲。

二、營造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的良好氛圍

個人層面強調消除思想顧慮。很多同志談到,過去擔心批評同志傷感情,自我批評傷自尊,現在看來隻要心底坦蕩、消除雜念,批評和自我批評武器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難。大家說,批評意見雖然聽著有些刺耳,但說開了、說透了,反而拉近了距離,心裡敞亮了。活動中,有的黨委書記承認自己存在“家長制”、“一言堂”問題,研究工作時,定調子、不給別人說話機會,特別是聽到不符合自己想法的意見時,就臉色難看,甚至不讓人家把話說完,這樣的氛圍怎能讓大家暢所欲言,更不要說提批評意見了。真誠地開展自我批評,才能消除大家的思想顧慮,使黨員干部放下思想包袱,勇敢拿起批評和自我批評有力武器。

組織層面強調上級正確引導。上級黨委普遍做到了“三個正確看待”:正確看待敢於批評和自我批評的黨組織,把願不願、敢不敢揭露矛盾作為衡量一級組織是否講政治、講黨性的標志﹔正確看待批評和自我批評中暴露出的問題,不因開展批評提到的問題輕易下“班子不團結、作風不過硬”的結論﹔正確看待堅持原則開展批評的黨員干部,對他們的熱情給予充分保護。參加下級民主生活會時,引導大家爭先恐后發言,查問題、談實情、講教訓,形成人人敢講話、人人講真話的正確導向和良好氛圍。事實証明,隻要氛圍好,大家就能做到暢所欲言,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如果氛圍不好,就是撬開他的嘴,他也不會發聲。

環境層面強調輿論適度配合。中央和地方黨組織用好報刊、電視、廣播和網絡等多種輿論工具,宣傳中央政治局常委帶頭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全程參加親自指導一個縣的常委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省、市、縣各級領導分別向下延伸兩個層級參加民主生活會,為下級黨組織把關定向。宣傳各級領導干部層層帶頭示范,為下級黨組織作出表率。宣傳各地拿起並用好批評和自我批評武器,推動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改進作風、服務群眾、推動發展的實際成效。在全社會營造自覺接受批評、真誠歡迎批評、勇於自我批評的良好輿論氛圍,使批評和自我批評真正成為保持黨的生機與活力的強大動力。

三、注重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方式方法

談心談話是有效步驟。談心談話,是黨員過民主生活的一種重要方法,也是用好批評和自我批評武器的一個有效步驟。實踐表明,“拉拉袖子”提個醒,“亮劍揭短”喝一聲,都是出於對同志的關心愛護,隻要雙方開誠布公,敞開心扉,就能把批評和自我批評真正開展起來。活動中,有的提出談心不受時間限制,要掰開揉碎地談﹔有的虛心接受其他同志的批評,心悅誠服地將批評轉化成為自我批評﹔有的在談心中修正了原來的批評意見,使之更准確,更有說服力。這些做法都豐富和完善了談心談話的方式方法,效果很好。

主要領導干部自我批評是關鍵環節。領導帶頭、以上率下,既是活動成功的關鍵,也是以整風精神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取得實效的關鍵。活動中,主要領導干部帶頭剖析自己,營造敞開心扉亮思想、推心置腹論長短的氛圍,起到了很好的帶頭示范作用。“一把手”有了向我看齊、向我開炮的勇氣,敢於先揭自己的“短”、亮自己的“丑”,敢於先說自己的“問題”、查找自己的“毛病”,打消了班子成員的顧慮。實踐証明,隻要“一把手”自覺拿起批評和自我批評這一武器,特別是主動自覺真誠地進行自我批評,本地區、本單位、本部門就能形成講真話、講實話的良好環境和氛圍,批評和自我批評就能真正開展起來。

相互批評講究方式方法。隻有從團結的願望出發開展積極的批評,才有團結和諧的黨內關系。一是區分輕重。原則問題上分清是非,又不糾纏細枝末節。二是全面客觀。既不能把具體問題說成是原則問題,也不能把偶然的、個別的錯誤說成是一貫的、系統的錯誤,做到有理有據,讓被批評者心悅誠服。三是區別對象。對承受能力較弱的同志,更重視會前的談心﹔對身陷迷途的同志,進行警醒式批評,使其懸崖勒馬。

見人見物見思想是開好民主生活會的重要標志。民主生活會開得好不好,關鍵是看能不能拿起並用好批評和自我批評這個武器,做到見人見物見思想。一是開門見山。直接提出批評意見,舉事例說明,不穿靴戴帽,不拐彎抹角。二是實事求是。開展批評實打實、不夸大、不縮小,有什麼問題就說什麼問題,有多少問題就說多少問題。三是坦誠深刻。自我批評既開門見山、直奔主題,又講具體表現和典型事例,還分析了主觀認識和思想根源﹔相互批評不留情面、辛辣坦誠,既紅了臉、出了汗,又加了油、鼓了勁,有的同志還流了淚。

四、以整風精神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有益啟示

堅持認真精神是基本要求。“四風”具有很強的頑固性,很容易復發,隻能靠認真較勁才能糾正。一是堅持認真的態度,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標准和勁頭,直面作風建設中的矛盾和問題,對大是大非敢於“亮劍”,對困難危機敢於挺身而出,對失誤錯誤敢於承擔責任,對歪風邪氣敢於堅決斗爭。二是堅持嚴肅的黨內生活,用好批評和自我批評有力武器,通過積極健康的思想斗爭,觸及每一個黨員干部的思想靈魂,既“紅臉”、“出汗”,又治病救人。三是堅持認真的精神,拿出釘釘子、擰螺絲的勁頭,一錘一錘地敲、一扣一扣地擰,把承諾當成軍令狀,立說立行,即知即改。

堅持開門整風是有效手段。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黨員干部身上的問題,群眾看得最清楚、最有發言權。一是廣泛參與。各級黨組織堅持開門搞活動,每個環節都組織群眾有序參與,讓群眾監督和評議,不搞閉門修煉、體內循環。二是形式多樣。通過走訪座談、信息直通車等多種途徑,真正敞開大門,請群眾幫助找准、找實問題。三是借助外力。各級黨組織加大督導力度,堅持標准,嚴格把關﹔各級督導組嚴督實導,保証活動不走過場。

堅持問題導向是基本原則。堅持問題導向,從問題出發,由問題入手,針對“四風”問題,回應群眾關切,是這次活動始終把握的一條基本原則,也是活動取得成功的重要經驗。一是找准問題。各地不用籠統的抽象問題代替具體的實際問題,不用工作差錯問題代替“四風”方面的突出問題,也不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代替享樂主義、奢靡之風問題。二是抓住主要問題。強調實效性,什麼問題突出就著重解決什麼問題,什麼問題緊迫就抓緊解決什麼問題。三是強調解決問題。以突出問題為導向,自始至終著力解決問題。

堅持邊整邊改是重中之重。在教育實踐活動中,各地普遍注重發現問題、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一是認真查擺問題。查擺問題是為了解決問題,指出不足是為了改正不足。不能隻查找不整改,隻有唱功沒有做功。隻有言行一致,言必信行必果,才能承諾兌現。二是聚焦“四風”問題。這次活動始終圍繞作風問題,始終聚焦“四風”查找問題、解決問題,在全黨全社會弘揚了正氣。三是邊整邊改。如果隻查擺問題不解決問題,那查擺就沒有絲毫意義。無論你怎麼臉紅出汗,不進行整改,群眾還是不會滿意的。因此,必須回應征求到的群眾意見、回應查擺出的突出問題、回應生活會上的批評意見、回應上級和督導組點明的問題,立行立改,以實際行動取信於民。

教育實踐活動的經驗表明,黨內政治生活是否健康和嚴肅,靠的就是批評和自我批評。我們黨能否依靠自身力量解決自身問題,同樣取決於是否真正拿起並用好批評和自我批評這個利器。(作者:中央紀委駐中國科學院紀檢組原組長)

分享到:
(責編:常雪梅、秦華)

相關專題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