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人接待、熱臉相迎﹔休息室裡喝杯熱水、看看報紙,40分鐘后,工作人員就會將車輛檢驗手續和鑰匙送到手中,且沒有額外費用。驗車,就是這麼輕鬆。
“服務很貼心,改變挺大的。”冬至剛過,記者在北京市豐台區潘北昊盛汽車檢測場遇到前來驗車的車主劉佔穩,他正悠閑地坐在休息室的沙發上等著他的驗車手續,“以前可不是這樣,費勁著哪!”
變化源於北京市交管部門推出的“預約驗車”服務。劉佔穩老家在河北衡水市,來京打拼10多年,雖然掙了些錢,但舍不得換掉那輛陪他東奔西走的“老爺車”。“車雖老,可沒什麼毛病。就是年年驗車太麻煩,得排大隊,有時一上午都弄不完。” 劉佔穩說,“原來檢測場周圍‘車虫’不少,有時也會給他們幾百塊錢,自己圖個省事。”
“以前‘驗車難’問題確實存在,群眾反映比較強烈。”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車輛管理所副所長劉寶森說,“為了解決這個老大難問題,讓大家少排隊、少跑路,我們推出了預約驗車服務。”
“檢驗有效期期滿前3個月內的所有車型,均可以預約任一檢測場和時間段進行檢驗。” 車輛管理所機動車檢驗管理科科長於榮春介紹,車主既可以通過登錄北京市交管局網站進行預約,也可以通過電話或“北京交警”微信進行預約。
劉先生說,他平時都在工地上,上網的機會很少,這次還是請朋友幫他上網預約的,“以后通過微信就可以預約,太方便了。”說話間,工作人員已經將驗車手續拿了過來。
環境溫馨、服務快捷、態度熱情,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不僅驗車讓群眾覺得不再“費勁”,北京市交管部門的各個“窗口”都在悄然發生變化。在車管所業務大廳,有為老幼病殘孕人群開辟的“綠色通道”﹔在符合條件的4S店,檢驗發牌“一站”搞定……
編輯點評:
“窗口”雖小,作用不小。窗口單位、服務行業與老百姓關系最密切。很多人的“窗口”經歷都談不上舒心,而媒體曝光的“辦護照從北京到老家往返6次,奔波3000多公裡才辦好”的極端事例,更是讓人無語。所幸,教育實踐活動始終盯著這一整改重點,各地各單位整改的決心大、力度強,變化實實在在,滿意真真切切。
《 人民日報 》( 2014年12月30日 1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