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突泉縣711個基層黨組織11308名黨員,嚴格按照上級部署要求,精心謀劃、真抓實做,聚焦“四風”,立行立改。一道道政風政令、一件件惠民實事、一幕幕整改場景、一系列“為民、務實、清廉”的長效機制,讓干部群眾真切感受到了教育實踐活動帶來的清風正氣,匯聚起推動全縣改革發展的強大正能量。
堅持利民惠民,注重真改實干,務實舉措解決事關群眾切身利益問題
突泉縣委從群眾最關心的服務能力、干部作風、民生保障等方面問題入手,帶領全縣黨員干部累計走訪困難家庭3500余人次,為幫聯家庭提供政策信息1300多條,解決各類實際問題1200余件,投入、協調幫扶款物60余萬元。
針對群眾提出的改善教育、養老、人居環境等意見建議,拓寬改造交通主干道,開通了城市公交車,全縣落實新建縣一中、高標准老年公寓建設和改造城鄉人居環境、弱勢群體扶貧濟困等實事95件,排查化解各類矛盾問題1057個。
“政府發放的一噸煤補貼直接打到我家一卡通上,屋子這麼暖和,俺們心裡更是熱乎乎的!” 太平鄉曙光村村民葛華高興地告訴記者。和葛華家一樣,全縣74276戶常住在籍農戶早早便領到了一噸取暖煤補貼。“四個一民生工程”、“萬名干部走進城市困難家庭”、“千名干部進村幫助整治村容村貌”等惠民舉措,讓突泉百姓得到更多溫暖。
“縣綜合執法局干部幫我們村聯系建設了標准化一條街,修建了文化牆、公廁,設置了垃圾箱,還安排5位村民負責環衛工作,如果沒有機關干部進村幫助整治村容村貌活動,我們做夢也想不到村裡會有如此大的變化。”突泉鎮溪柳村村民裴福德興奮地告訴筆者,“去年村上還新建了文化休閑小廣場,配備了太陽能燈、鑼鼓、彩旗等設備和文化娛樂器材,一到晚上來這裡休閑鍛煉的人很多,咱農村人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了。”
各鄉鎮、部門單位服務為民,促進了黨風、政風、社會風氣的好轉。九龍鄉針對沒有固定農貿市場實際,新建一處佔地面積1.2萬平方米全封閉農貿市場,極大地方便了群眾﹔縣交通運輸局對全縣在建公路項目進行明查暗訪,確保項目建設質量、維護群眾出行安全﹔縣人社局開展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檢查活動,調解維權案件16件,為114名農民工成功討要欠薪和工傷補償92萬元。
堅持強基固本,注重轉化提升,打造服務型基層黨組織暢通“最后一公裡”
把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作為整改落實的重要任務,著力解決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問題。縣委發揮主導作用,以“一個企業單位幫扶共建、一個上級部門結對包扶、一名縣級領導定點聯系、一名第一書記駐村指導、一個發展項目支撐推動”的“五個一幫聯”行動為抓手,重點對全縣19個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進行集中整治,補齊農村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短板”,不斷提高基層黨組織服務發展、服務民生、服務群眾的能力水平。
通過整合資源、強化措施、集中用力,全縣19個三類村調整選配村黨組織書記10人,出台聯系服務群眾、“兩委”班子規范化建設等制度60項,化解土地糾紛、征地補償等矛盾問題103件﹔落實村級活動場所建設、產業發展等方面項目219個,修通村級公路19條,建設標准化街道17條,實施土地整理和節水增糧項目10000多畝,成立合作組織31個,切實提升了“三類村”的自我發展能力。目前,全縣19個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已有17個實現了轉化升級。
搭建縣、鄉、村、屯四級便民惠民服務體系,讓縣級行政審批中心、鄉鎮政務超市、村級便民服務站真正發揮作用,著力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突泉鎮黨委探索聯系服務群眾“看、問、想、幫”四步法,通過黨員干部走村入戶“看”、深入交心“問”、捫心深思“想”、協調聯動“幫”,為群眾現場解決問題132件,上交鎮黨委政府問題48件。改造城郊村、工農村蔬菜大棚345座,幫助前進、平川、東方紅等7個村建設便民服務點。六戶鎮結合工作實際建立“兩公開一平台”便民服務體系,在一樓大廳液晶顯示屏上,公開每位領導干部的分管工作、日程安排及聯系方式,公開全鎮干部為群眾辦理事項的情況﹔建立集“工作動態、政務公開、黨風政風、政策法規、公眾留言”五位一體的政務服務信息平台,實時顯示政府工作動向、相關政策法規和黨風政風信息,做到每日一更新,提高了政府辦事效率、為民服務質量和群眾滿意度。
堅持破立並舉,注重長遠持續,推動形成作風建設新常態機制
突泉縣委以規范行為、創新機制為重點,完善便民利民、選人用人、績效考核、倡廉反腐等工作機制,把教育實踐活動的好經驗、好做法固化為規章制度,鞏固作風建設成果。
縣委把抓基層黨組織民主決策作為頭等大事,構建起縣鄉村三級聯動、立體完善的民主議事決策體系。在村級層面,全面推行“532”工作法,進一步完善群眾監督制約機制,推進基層黨務、政務、財務公開,從解決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方面破題。在鄉鎮層面,以學田鄉為先行試點,探索推行以“三定四評兩公開”為主要內容的民主決策機制,把基層黨委整個決策過程分為決策准備、決策確定、決策實施三個階段,劃分“提定議題、修定方案、分工定責﹔群眾評議、風險評估、專業評審、考核評價﹔決策方案公開和決策實施結果公開”九個步驟,彌補了基層民主決策機制鏈條的中間空白。在縣級推行重大事項“三評兩審一票決”決策機制和“三推薦、四差額、兩公開、兩票決” 干部選任機制。截至目前,縣級層面決策了曙光園區建設等243件重大事項,鄉級層面決策實施事項89個,村級層面決策重大事項226件,全縣各級黨委決策科學化、民主化和實效化水平不斷提升。
(興安黨建雲平台 費立新 張寶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