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越到最后環節就越受考驗。專題民主生活會和組織生活會召開后,是草草收兵,還是敬終如始,這關鍵要看怎樣整改。活動是不是做樣子、走過場、搞形式,最終也要看整改。對此,達川區廣泛開展“三問”活動促進整改,確保用活動的實際成效來回答上級問題、回應群眾祈盼。
“回頭看”,問自己隻有這些問題嗎?
答案肯定不是!雖然我們層層審核和反復修改了自己的對照檢查材料,剖析了很多以前從不敢提的“嚴重”問題,但我們真的就隻有材料中提的這些問題嗎?自己在材料中說“沒有”的問題難道真的沒有嗎?其實不然,有的同志撰寫對照檢查材料深挖自己問題不是想治病救人,而僅僅是為了過關。在檢查中談已暴露問題多,談隱蔽問題少﹔談已發生問題多,談傾向性或苗頭性問題少﹔指點打點查的多,全面系統查的少,揣著問題裝“糊涂”。從中央查處的一系列案件可以看出,許多人盡管也參加了專題民主生活會,但問題並未在批評與自我批評中反映,而是巡視組或群眾舉報查出,其原因就在於此。有的同志對征求到的群眾意見、專題民主生活會上提出的批評意見、上級黨組織和督導組點明的問題束之高閣,會前與會后一個樣,缺乏虛心聽取、認真反思的自覺性。開展“回頭看”,問自己是否隻有這些問題,就是要堅持檢查不停步,認真做好“四個回應”, 即回應征求到的群眾意見、回應對照檢查出的突出問題、回應專題民主生活會上提出的批評意見、回應上級黨組織和督導組點明的問題。
“左右看”,問自己也有這些問題嗎?
答案肯定也有!有的同志對他人的問題看得清楚,但對自己犯同樣的毛病卻渾然不知。為防止“燈下黑”,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應堅持“手電筒”既照他人、又照自己,主動把自己擺進去,不在一邊看熱鬧,而是積極從他人檢查的問題中深刻反思自省。尤其“特權”部門,更要深刻檢查干部個人及干部群體中出現的嚴重脫離群眾、脫離實際和“官氣大”、“官本位”等問題。即使不做具體工作、跟群眾接觸少、沒有簽字權的“清水衙門”,也要深刻檢查政績觀是否有偏差,是否有官僚主義作風,是否有大吃大喝、奢靡之風、鋪張浪費等現象。反思為什麼有“官氣”、為什麼欺上瞞下搞面子工程,必須從干部任用制度層面上去查找問題,要嚴格干部選任程序、健全完善干部任用考核制度,拉近與群眾的距離,真正確保“四風”檢查不漏項,該說清的不含糊。
“向前看”,問自己下次黨組織生活會批評的還是這些問題嗎?”
答案是絕不能有!為此,我們著重從三個方面來防止問題出現。第一,強調端正態度抓整改。克服“不得了”思想,認為問題找多了、性質定重了,怕秋后算賬。克服“無所謂”思想,認為查找問題就是為了“過關”,對問題不上心也不用心。第二,堅持以“三人稱”姿態抓整改。班子成員根據分工和職責,以主人身份主動認領集體問題,不推諉、不塞責﹔以病人角色努力克服自身問題,不諱疾、不忌醫﹔以救人為目的幫助他人解決問題,不攻擊、不報復。第三,突出雙管齊下抓整改。建立重點問題台賬,對具體問題實行銷號管理,做到事事有落實、件件有回音﹔制定制度建設計劃,對政策體制問題從頂層設計入手,抓實“廢立改”,從根本上予以解決。
作風關系發展,作風決定作為。達川區通過廣泛開展“三問”活動,建整改台賬,兌現“四個回應”,切實做到了會上直截了當“揭短亮丑”、會后“抱”成一團齊抓發展,在全區上下迅速形成了繼專題民主生活會、基層組織專題生活會之后的又一個工作高潮。全區各級班子和廣大黨員干部努力克服“闖關”思想,紛紛深入到生產、勞動一線,破解發展難題,落實惠民措施,加強個人整改,用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實際行動兌現承諾,確保了全區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扎實有序有力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