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

四川翠屏區:“四項舉措” 為2萬留守兒童撐起艷陽天

2014年12月16日09:12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吳老師,您好,賴麗洪爸爸生了重病現在快不行了……”12月5日,宜賓市四中初二“留守兒童助學班”5班班主任吳興宜老師,接到該班學生賴麗洪遠在重慶打工的母親電話,心情十分沉重,在短暫的思考后,吳老師做出決定,驅車千裡,送孩子去見她的父親最后一面。

四川省宜賓市翠屏區常年在校農村學生4萬余人,其中留守學生近2萬人,為保障留守兒童健康快樂成長,翠屏區教育局黨委結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把關愛教育留守兒童作為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來抓,積極採取措施,為全區留守學生撐起了一片溫暖的艷陽天。

夯實陣地 架起溝通交流“連心橋”

“媽媽您好,我被評為‘校園之星’了,我在學校過得很好,不用擔心我……”近日,四川省宜賓市翠屏區牟坪鎮中心校四年級一班王芳同學,正通過學校親情電話向遠在廣東的媽媽匯報自己學習生活的情況。

為方便留守兒童與在外打工父母的聯系,翠屏區投資近30萬元,按照每校安裝2部可視電話、4部座機電話的標准,在全區40所農村學校安裝了240部座機電話,為全區2萬余名留守兒童架起了一道道“親情橋”。

翠屏區李端中學專門建立了留守學生之家,並取名“惠風和暢”,設有心理咨詢室、親情電話室、圖書室、圖書預覽室,可視電話等設備實施。每周一至周日天天開放,並要求留守學生每周至少給父母打兩次電話。

宜賓市四中特創建“留守兒童助學班”,選派責任心強的教師擔任留守兒童的生活指導教師,抽調精干教師組成學科輔導教師﹔班主任及科任老師對留守學生經常進行疏導,及時消除學生的緊張情緒,確保孩子們的身心健康發展。

愛心結對,黨員干部上門 “認親戚”

為讓留守兒童不孤單生活,區教育局黨委發動各學校組織黨員教師開展留守兒童“代理家長”結對活動。“代理家長”由各單位黨員教師主動擔任,以“一幫一”、“一幫二”的方式與留守學生建立認親關系定期關心結對學生學習與生活情況,做留守兒童生活的知情人,學習的引路人,成長的保護人。

“謝謝爺爺奶奶們對我們的關心與幫助,我們一定會好好學習,將來成為建設祖國有用的人才……”10月10日,值寒冬來臨之際,區教育局機關退休支部的老同志們來到牟坪鎮寄宿制中心校,為該鎮10名特困留守兒童送上了3000元捐贈金,給孩子們帶來了關心與關愛。

趙場鎮建設村是翠屏區教育局機關支部“聯網聯戶”結對幫扶單位,局機關10名黨員干部分別與該村留守學生建立結對幫扶關系,定期關心結對學生的學習與生活情況。目前,全區各校留守兒童是個個有老師、干部、同學的關心與幫助,孩子們每天都能感受到學校這個大家庭給他們帶來的溫暖。

多彩活動,融入快樂生活“大家庭”

結合黨的群眾路線活動,根據局黨委提出的“一月一主題”德育活動要求,翠屏區各校以愛國、愛黨及傳統教育為核心開展教育活動。通過開展“我們的節日”,“學習雷鋒、樂於助人”,“尊重勞動、熱愛學習”,“黨在我心中”主題活動,“尊重知識、感恩老師”, “有國有家、我愛中華”等系列專項主題教育活動,讓留守學生廣泛參與,豐富生活,培養情感,快樂學習。

今年6月,局機關黨支部與女學街小學黨支部聯合開展了黨員義工牽手留守學生“和黨一起過生日”活動,活動中孩子們表演了精彩的節目,黨員同志們與留守兒童同歌共舞,並向孩子們贈送了學習禮物。

為隆重紀念“12.9”學生愛國運動,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繼承革命優良傳統,增強留守學生的對中國共產黨的理解,宋家鎮初中舉行了紀念“12.9”活動暨片區文藝匯演﹔宜賓市二中在校內組織開展了“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學祭活動,緬懷在南京大屠殺中的死難同胞,銘記中華民族的屈辱與抗爭歷史,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情感。

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中,留守學生與老師、同學們共同生活,快樂學習,彌補了他們在情感上的缺失,緩解他們對父母的思念,讓孩子們在這樣的大家庭中得到了健康的成長。

機制保障,長效關愛杜絕“一陣風”

對留守兒童的關愛不能蜻蜓點水,“一陣風”式的流於表面,為確保關愛教育工作扎實推進,區教育局成立了翠屏區教育系統留守兒童“關工委”,專門負責留守兒童關愛教育工作,並建立了一系列的規章制度予以保障。

建立留守兒童摸底制,對留守兒童開展全面摸底,建立專門檔案,做到一人一檔,全面掌握留守兒童的家庭、身體、心理、興趣愛好等情況,並對特殊的留守兒童單獨建檔﹔建立了家校聯系制度,把留守學生的住址、家長和教師的聯系方式、監護人,留守學生學習、思想、心理等方面內容整理成聯系卡,便於與家長隨時聯系。

建立留守兒童聯絡會議制度,加強學校、社會、家長“三位一體”的聯系,共同有針對性地對留守兒童開展管理教育。學校定期召開了留守兒童談心會,班主任每月與留守兒童談心至少一次,及時了解學生的所思所想,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四川省宜賓市翠屏區教育局黨建雲平台供稿 盧純軍 )

分享到:
(責編:高巍、權娟)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