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

梁龍義:把辦公場所搬到群眾中去

2014年12月11日15:14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安徽省淮北市委組織部副部長梁龍義(人民網記者 於凱 攝)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北京12月11日電 10日下午,“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暨黨的群眾路線工作法100例頒獎座談會”在人民網召開。安徽省淮北市委組織部副部長梁龍義在會上發言,發言全文如下:

淮北市轄一縣三區,共有34個鎮(街道)、431個村(社區),220萬人口。2009年,在先行試點的基礎上,全面推行開放式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取得了“推倒一堵牆,拉近黨群心”的實效。此做法受到原中組部部長李源潮同志的批示肯定。為深入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從今年上半年開始,又全面推行村(社區)干部集中辦公,把辦公場所搬到群眾中去,取得了“拆除一張桌,贏得萬民心”的實效。這一做法在中組部簡報和人民網刊發。

根據安排,現簡要匯報如下:

一、主要做法

概括起來,就是“一取消、一增設、一完善”。

(一)取消專用辦公室。將活動場所二樓的村(社區)干部專用辦公室全部取消,統一到一樓為民服務大廳集中辦公。取消后的辦公室改為專業工作室、文化活動室等,新增為民服務空間2萬多平米。郭王村書記徐欽玉是食用菌種植專家,推行集中辦公后,他把專用辦公室改為“徐欽玉工作室”,一年多來共受理關於食用菌種植方面的咨詢430多次。

(二)增設群眾說事室。在活動場所一樓專門劃出一間辦公用房,用於群眾說事,將大量矛盾化解在基層和萌芽狀態。今年以來,“說事室”共接待群眾2萬余人次,化解矛盾糾紛790多件。

(三)完善工作機制。建立完善村(社區)干部輪流帶班、首問負責、服務承諾、定期回訪溝通等制度,保障聯系服務群眾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和常態化。如定期回訪溝通制,確定每月的27、28日為集中“說事日”,組織鎮(街道)、村(社區)干部與群眾面對面交流。同時,建立鎮(街道)、村(社區)、村民小組(樓長)三級“說事”信息反饋通道,促進了疑難問題的解決。

二、主要成效

(一)工作作風明顯改進。村(社區)干部走出單間辦公室,使其直接暴露在群眾的眼皮底下,干部在不在、在干啥,群眾一清二楚,無故不上班,上班打牌、聊天、玩游戲的明顯減少。特別是實行首問負責制后,人人為民代理事項,重要問題定期回訪,工作作風明顯改進。

(二)工作效率明顯提高。集中辦公不僅方便干部之間相互交流、相互提高,還可發揮集體智慧,現場解決難點問題,提高工作效率。洪庄村原上訪戶張傳文逢人就夸:“以前多次找村干部反映自留地糾紛問題,都沒能解決。自從村裡設立“說事室”后,再去反映這個問題,村干部當時就約對方進行調解,問題很快就解決了”。

(三)干群關系明顯改善。村(社區)干部從二樓專用辦公室搬到一樓服務大廳,零距離接觸群眾,直接傾聽群眾心聲,現場化解矛盾糾紛,干群關系發生了明顯變化:村民(居民)到活動場所休閑娛樂、咨詢政策的多了,找茬鬧事的少了﹔村(社區)干部笑臉相迎、熱情辦事的民主作風增多,門難進、臉難看的衙門習氣減少。

三、主要啟示

(一)推行村(社區)干部集中辦公,加強作風建設是關鍵。“集中辦公”若只是“集中到一起坐著”,不能端正工作作風,與“單獨辦公”沒有本質區別。要真正拆除影響干群關系的“隔心桌”,必須引導干部牢固樹立宗旨意識,真正做到思想上尊重群眾、感情上貼近群眾、工作上依靠群眾﹔必須採取多種形式,經常對干部服務群眾情況明察暗訪,持之以恆抓好作風建設。

(二)推行村(社區)干部集中辦公,提高服務能力是重點。應注重選拔作風正、能力強的人進入村(社區)班子。要突出黨性、道德和法治教育,加強業務能力培訓,使基層干部全面掌握為民服務內容,明白辦事程序,掌握工作要求,增強群眾觀念、法制觀念和效率觀念,提高政策水平、業務水平和辦事能力。

(三)推行村(社區)干部集中辦公,完善落實制度是保障。實現村(社區)干部為民服務常態化,必須不斷健全並嚴格落實各項制度機制。在抓好干部輪流帶班、首問負責、服務承諾等制度落實的基礎上,還應進一步健全督查、激勵機制,形成內在約束力,調動干部積極性。

分享到:
(責編:秦華、王金雪)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