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

內蒙古鄂倫春旗以整改成效為民謀實惠

2014年11月19日16:37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鄂倫春旗把惠及廣大群眾、讓農獵民滿意作為整改落實的重中之重,鍥而不舍持續用力,一系列的幫扶政策和惠民項目得以落實。

結對幫扶,理清思路。全旗134個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與82個行政村、30個社區結成了“一對一”、“多對一”聯系幫扶對子﹔3895名黨員干部與1552戶貧困戶、788名貧困學生結對,形成了機關單位與村居結對、黨員干部與貧困戶(貧困生)結對的“雙結對”服務鏈條,幫助村居修訂發展規劃、理清發展思路、爭取惠民項目。通過“雙結對”服務鏈,共落實惠民項目16個,投入資金1000萬元,用實際行動加快了聯系服務群眾的步伐。

建章立制,扎實推進。研究制定相關規劃,緊緊抓住自治區開展農村牧區“十個全覆蓋”工作的有利契機,全力實施百姓安居工程,抓好農村危房改造、安全飲水等主體工程,配套建設文化活動室、衛生室、農村超市等民生項目,大大改善了農獵民生活環境,提升了幸福指數。今年以來,該旗開工建設農村危房改造421戶,為農村人居環境的改善奠定了堅實基礎﹔完成8個行政村飲水安全工程,解決了3225人飲水安全問題﹔在建24處、新建47個村飲水安全工程,建成后將解決2.3萬人安全飲水問題。

部門聯動,保障民生。各部門廣開思路,針對問題想辦法。各項主題活動開展以來,撥付的民生款佔地方財政支出的80%,重點用於“三農”支出,1.1萬戶農獵民受惠﹔支持農村義務教育“兩免一補”和免除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學雜費,使諸多貧困學生受益﹔建立“三位一體”城鄉醫療救助模式,3572人次享受大病救助。烏魯布鐵鎮建設“滑子菇基地、養羊基地、鄂倫春馬基地和獵民村集體耕地”四大基地。培育一個全市最大的滑子菇生產基地,組建農獵民經合組織及各類協會25個,讓獵民參與勞動,實現增收。

(內蒙古鄂倫春旗黨建雲平台供稿 王艷)

分享到:
(責編:高巍、權娟)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