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興隆縣霧靈山鄉前霧靈山村,原名苗榆桶,由於一遇雨天村庄道路泥濘不堪,村民們又戲稱它為“苗泥桶”。就是這樣一個基礎設施很落后的村,今年在全省開展的農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動中發生了巨變。提起變化的原因,村民都說是村裡來了走群眾路線的工作組。
今年2月20日,河北銀監局副調研員李洪漫、副主任科員默學哲、科員谷磊作為省農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動駐村工作組被派駐到前霧靈山村。
自己租房,自己生火燒炕、做飯,從不給群眾添麻煩。3個年輕人連續3周沒有回家,走遍村裡的家家戶戶、山山嶺嶺。一位上了年紀的老人說:“好像當年的老八路又回來了。”
村民施玉芝長期癱瘓在床,家裡大兒子智障,二兒子精神失常,失聰的三兒子是家裡的頂梁柱,生活極度困難。工作組在對村裡12戶困難群眾進行慰問的同時,把施家專門作為長期聯系的對象,經常把自己伙房裡的米面油送給他們。“三天兩頭我們就去看看,不看,心裡總覺得不踏實。”李洪漫說。
把村當家,把村裡的事當做自家事一樣辦好。6月的一天,村支書冀士和急急忙忙找到工作組:“別的村道路硬化項目都批了,怎麼沒有我們村?”經多方核實,當初報項目時,村子更名了,省交通廳並不知曉,所以被刪掉了。
李洪漫連夜乘車,第二天一早趕到省交通廳,廳領導被這位一心為農民辦實事的“小兄弟”感動,當即和業務主管部門聯系商量解決辦法。
一人包村全局參與。河北銀監局局長郭錦洲等局領導班子成員先后來村調研指導工作,並把前霧靈山村定位為創建“河北省美麗鄉村”。截至目前,累計爭取到現金90萬元,項目資金230萬元。
昔日的“苗泥桶”在駐村工作組和村班子的共同努力下舊貌換新顏:村內13條主街全部硬化,64條小巷鋪設滲水彩磚,新建停車場1000平方米,新建村民休閑廣場2000平方米,整修河壩1028米,改造建成農家環保廁所140個,全村有200戶吃上了自來水……
谷磊為了不影響駐村工作,婚期選在了五一,5天時間山東、石家庄往返了3次,新婚之夜竟然和衣倒頭便睡﹔默學哲岳母突然病重,隻認識女兒和姑爺,妻子哭得淚人似的,他與愛人深夜冒雨回鄉下探望,早晨6點又踏上了回程﹔李洪漫妻子做手術,因市裡在駐村召開現場會未能陪同,至今仍心存愧疚……
為老百姓做事,老百姓會用心記下,做得好不好,老百姓心裡最清楚!村民商貴軍說,希望以后多派點這樣的駐村工作隊。
(河北興隆黨建雲平台供稿——張作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