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巴中市第三次黨代會以來,巴中交通建設連續三年投資超100億,高速公路已建成4條,1條在建,3條待建﹔國省干線公路全面進行改造,制約巴城出境的幾條瓶頸通道全部貫通,巴城北環線已建成通車,西環線、南環線正加緊推進﹔農村公路“十二五”5年目標任務3年超額完成。”巴中市交通運輸局局長熊彬介紹,至2013年底,全市公路裡程達到了16609公裡,其中高速公路245公裡,普通國省干線公路663公裡,縣道1592公裡,鄉道2280公裡,村道11767公裡,專用公路62公裡。由於省委省政府的親切關懷,省交通運輸廳的傾心幫助和巴中400萬人民的支持,巴中市交通運輸事業取得了輝煌業績。
據了解,巴中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交通運輸工作,一直把交通建設作為追趕跨越、加快發展的重中之重。盡管巴中交通已取得突破性進展,但作為一個后發趕超地區,路網總量不足、結構不優、深度不夠等問題仍然是制約巴中經濟社會發展最突出的問題。目前,巴中交通運輸正由以建設為主向以建管養運一體化發展為主轉變,由構建區域交通樞紐向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轉變,由奠定發展基礎向發揮綜合效益轉變,“轉方式調結構”是巴中交通改革發展的主線,“提質增效升級”是巴中交通改革發展的主題。為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積極適應新時期交通運輸轉型發展要求,努力辦人民滿意的交通,經歷時十個月的調研、起草、征求意見、修改,以巴中市委、市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快交通運輸事業改革發展的意見》(簡稱《意見》),於今年7月正式下發執行。《意見》重在針對巴中交通運輸階段發展實際,堅持以破解體制機制障礙、強化工作要素保障為突破口,提出了至2020年巴中交通運輸事業改革、發展的目標任務及實施路徑。省交通運輸廳廳長彭琳對該《意見》高度肯定,並作出重要批示:“印發各市州學習參考。”
《意見》提出,巴中市將牢牢把握科學發展、加快發展的工作指導思想,深入實施“三大發展戰略”,進一步突出交通運輸基礎性、先導性、公益性地位,堅持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項目工作為抓手,著眼提質增效升級,大力推進綜合交通、陽光交通、智慧交通、幸福交通建設,實現交通運輸的可持續發展,為全市統籌城鄉、追趕跨越、加快發展提供支撐。加快建設川陝渝重要樞紐聯結地,基本建成“三縱三橫兩環一航”現代綜合交通樞紐,到2017年,所有縣城、重點鎮與骨干交通網絡連接,實現所有縣城通高速、所有鄉鎮和建制村通油路(水泥路),建成巴達鐵路和巴中機場﹔到2020年,普通國省干線公路路面使用性能指數(PQI)達到83以上,農村公路養護率達到100%﹔巴城公共交通佔機動化出行比例達到60%、縣(區)城市達到40%,100%的鄉鎮和90%的建制村通班車,優化運輸站場布局,全面構建暢通高效安全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為了將《意見》從紙上變為現實,巴中市將從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強化公路養護管理、構建現代運輸體系三個方面制定了全面詳細規劃:編制《巴中市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巴中市鐵路建設規劃》,完成《巴中市道路、水路運輸發展規劃》,啟動編制《巴中市交通運輸“十三五”發展規劃》,確保交通運輸發展規劃與土地利用、產業發展、生態建設等規劃的有機銜接、多規合一。依法確定路產、路權,劃定界線。住建、規劃、國土資源、交通運輸等部門要落實紅線控制,公路用地范圍內嚴禁審批、建設永久性建筑物,紅線內全部植樹。堅持市場主導,推行道路運輸業集約化、規模化、公司化發展,構建以城市公交、縣(區)鎮(鄉)公交化和鎮(鄉)村班線為主的道路客運體系,積極發展鐵路、航空運輸﹔構建現代物流體系,促進交通運輸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整合農村客運資源,加快農村客運公司化改造,推行“一路一公司”、“一片一公司”,“長線帶短線”、“熱線帶冷線”的經營模式,促進農村客運均衡發展。大力發展智慧交通,建立交通運輸應急指揮中心,抓好交通運輸服務監督電話“12328”的開通和運行管理,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在轉變發展方式、提升管理服務水平上的支撐和保障作用,全面提高交通運輸智能化、現代化水平。
要完成目標任務,《意見》提出,通過深化交通運輸行政管理、深化道路養護管理體制、深化運輸體制和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切實增強交通運輸發展活力。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主導、交通主抓、部門配合、全民參與”的工作機制,明確目標任務,落實工作責任,強化要素保障,加強監督檢查。建立和完善工作績效考核評價機制,把交通運輸改革發展目標納入目標考核體系。加大宣傳,營造交通運輸事業改革發展的良好氛圍。
近年來,革命老區巴中堅持“交通先行”戰略,大力推進“三縱三橫兩環一航”建設,努力構建南連北接、承東啟西、外暢內達、便捷快速的綜合交通運輸網絡,川陝渝樞紐聯結地的目標已基本實現。在取得了這樣驕人的成績后,要實現目標更宏大的交通運輸事業,巴中在構建現代綜合運輸體系上又有什麼新的思路和措施?巴中市交通運輸局局長熊彬說,巴中的思路是堅持市場主導,推行道路運輸集約化、規模化、公司化發展,構建以城市公交、縣(區)鎮(鄉)公交化和鎮(鄉)村班線為主的道路客運體系和現代物流體系,促進交通運輸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具體措施:一是大力發展公共交通。認真實施“公交優先”戰略,積極發展城市大容量地面公共交通,促進公交線網向城市周邊25公裡范圍內的重點鄉鎮、商貿物流、產業園區延伸。到2017年,萬人公共交通車輛擁有量達到10標台以上,公共交通佔機動化出行比例達到30%。二是培育壯大運輸市場。優化運輸資源市場化配置,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道路運輸市場,通過引進、改造、兼並、重組,培育龍頭骨干企業。支持發展廂式運輸、冷鏈運輸、甩挂運輸,統籌規劃城際、城市、城鄉、鎮村客運網絡,提高運輸效率和服務水平。三是規范發展農村客運。建立健全農村客運開通論証機制、安全生產綜合監管機制、“縣管、鄉包、村落實”責任機制,整合農村客運資源,加快農村客運公司化改造,推行“一路一公司”、“一片一公司”,“長線帶短線”、“熱線帶冷線”的經營模式,促進農村客運均衡發展。四是積極發展現代物流。加快物流園區建設,培育現代物流企業,大力發展以倉儲、裝卸、快遞、配送為主的現代物流,推進道路貨運與現代物流融合發展。五是規范運輸市場秩序。落實“一牽頭、三聯動”(政府牽頭,部門聯動、區域聯動、媒體聯動)機制,開展集中治理、聯動執法,嚴厲打擊非法營運,不斷淨化水陸運輸市場。
據悉,改革和發展是巴中市《關於進一步加快交通運輸事業改革發展的意見》的兩大主題。在改革上,巴中重點推進四大改革。一是深化交通運輸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積極穩妥推進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按照政事、事企分開原則,逐步將交通運輸的行政管理和建設、養護生產企業分離,促進交通運輸企業向社會化和市場化方向發展。按照行政權力清單目錄,大力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優化辦事程序,壓縮辦理時限,提高行政效能。二是深化道路養護管理體制改革。建立市管普通國省干線公路、縣(區)管農村公路的公路管理體制。按照“管養分離”原則,將公路管理機構的行政管理職能和養護生產職能分離,支持現有養護生產單位組建養護公司,鼓勵社會力量興辦養護企業,逐步實現公路養護市場化。積極探索公路養護新模式,開展招標養護試點,以市場化手段促進養護責任、養護投入和路產保護的落實。三是深化運輸體制改革。充分發揮市場在運輸資源配置中的決定作用,建立健全招標准入、期限經營、誠信監管、依法退出的運行機制,促進公交優先發展、貨運轉型發展、客運差異化發展。四是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全面開放交通投資、建設市場,運用市場化手段整合交通經營性資產,做大做強交通融資平台,積極鼓勵社會資本進入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和運輸服務領域,通過轉讓、合資、合作、獨資或BOT、BT、PPP等方式參與公路、鐵路、機場、港站、物流園區、運輸站場的建設、養護、運營和管理。
為促進巴中改革與發展目標的全面實現,熊彬說,一是強化人才保障。合理核定交通運輸機構人員編制,大力引進和培養各類專業人才,有效解決交通運輸規劃、建設、養護、管理和運輸服務等領域人才掣肘問題。二是強化資金保障。按照事權和支出責任相適應的原則,將交通項目前期經費、建設管理、公共交通發展、水陸交通安全管理、行政執法裝備、交通信息化建設等所需經費納入同級財政全額預算。充分依靠群眾和社會投入,多渠道籌集農村公路建設、養護、管理資金。三是強化組織保障。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工作責任,強化要素保障,加大宣傳力度,加強監督檢查,嚴格目標考核,防控廉政風險,確保交通運輸事業健康發展。
交通運輸事業的發展,隻有起點,沒有終點。在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偉大征程中,巴中主動作為,大膽探索,提供了可資借鑒的寶貴經驗。我們相信,按照這條思路走下去,巴中必將成為川陝渝的樞紐聯結地,並更好地支撐追趕跨越、加快發展戰略,與全省同步實現小康目標。
改革發展后的巴中現代綜合運輸“交通夢”一定很美麗,讓我們翹首以待。
(四川基層黨建雲平台供稿 秦偉 熊安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