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

湖北南漳:引導黨員學黨史強黨性 提素質增本領

2014年11月05日10:55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湖北省南漳縣將地方黨史知識學習教育貫穿群眾路線教育的始終,南漳縣史志辦公室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活動中,積極挖掘史志資源,將地方黨史資源開發成為群眾路線教育的“教科書”,引導全縣黨員從前輩事跡中強素質增黨性,從黨史中學傳統樹理想、從基層中學模范樹作風、從群眾中學民生增感情,對照歷史給實際工作照鏡子,比照先烈查找工作作風的差距,以實際行動踐行黨密切聯系群眾的優良傳統,提升為人民服務、實現南漳經濟社會“提質提速、后發超越”的本領。

組織黨史學習,增強黨員擔當重任的責任感。南漳縣將地方黨史知識學習納入群眾路線學習教育的內容,南漳縣史志辦公室將《中國共產黨南漳歷史》(第一卷)分發給全縣近千個基層黨組織,今年6月,《中國共產黨南漳歷史》(第二卷)出版后,及時分發給全縣基層黨組織,指導全縣3萬多名黨員系統學習南漳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領導全縣人民反帝反封建斗爭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奮發圖強的珍貴歷史文獻﹔引導黨員干部從黨的歷史中吸取群眾路線理論和實踐經驗的營養,發揚黨密切聯系群眾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樹立群眾觀點,關心群眾疾苦,改進工作作風,將建設美麗南漳的重任擔上肩頭。

開展黨史教育,發揮黨員服務群眾的表率作用。南漳縣開展了黨史知識進農村、進機關活動,各鎮區黨委、縣直各部門黨組織要求將黨史知識的學習效果和對照黨史人物為民服務的行動做為考核群眾路線學習實踐活動的量化評分依據。在模范歷史人物的感染下,全縣廣大黨員自覺發揮先鋒作用,努力鑽研業務工作,提高為民服務的技能,縣國稅、地稅等部門以退休老黨員馮俊夫的歷史故事為身邊的榜樣,提出了“熱情服務納稅人,不讓一個納稅人在我這裡受到冷漠”的口號﹔城關、薛坪等鎮以史為鑒,史為今用,按照黨史資料中的記載,組建了有民政、綜合治理、政法和部分有威信的基層黨員為成員的“五小”專班,第一時間幫助群眾處理生活中的小事情、小問題、小隱患、小糾紛、小需求,變群眾的“小事情”為黨員服務惠民的“大責任”﹔板橋、東鞏等鎮回味革命老區的“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記憶,開展“民生服務進農家”活動,先后組建由鎮黨政領導班子帶頭、以黨員為骨干的10多個民生服務小分隊,圍繞各村實際情況摸底調查村情民意,進村入戶為群眾排憂解難,先后走訪農戶8500多戶,對農戶提出的合理需求提供服務400多件,隊員自掏腰包3000多元資助特困戶30多戶。

建設黨史陣地,鼓勵農村黨員爭當領頭雁。南漳縣史志辦公室指導全縣11個鎮(區)在11個新型社區示范村挂牌黨史知識示范點,向示范點的黨員村民講當地的黨史故事﹔幫助村級黨組織建立黨史知識閱覽室,建設農村黨員學習黨史知識的陣地,利用身邊的黨史人物事跡激發農村黨員立足農村、服務農民的熱情。城關、武安等鎮根據“人民公社”中的記憶,推行黨員干部根據群眾需求服務項目按照直接辦、間接辦、引領辦等三種途徑“代辦”措施,利用周末走家入戶,幫助老人、婦女、兒童“証照家裡辦,補貼家裡領”,零距離辦理群眾所需的計生服務、農村宅基地、低保申辦、戶籍辦理等與生產生活相關的各類社會事務,暢通服務群眾的渠道﹔巡檢、肖堰等鎮將黨員干部的職務、聯系電話、分管工作等印制成“便民服務卡”分發給群眾,架起黨群“連心橋”,打造了襄西軍分區被服廠干部戰士便民服務的新版。老黨員們紛紛響應黨組織的號召,發揮余熱,以自己的親身經歷指導年輕黨員學黨史,輔導黨員和村民們從黨史資料中獲取精神食量,為新農村建設添磚加瓦﹔部分家住農村(社區)的退休老黨員在自家辦起了文化書屋,南漳縣史志辦公室和各鎮(區)幫助符合條件的農家書屋和文化活動室建設黨史知識輔導站,邀請德高望重的老黨員擔任輔導員,豐富農村黨員和村民的黨史“精神家園”,引導農村黨員時刻保持謙虛謹慎、持之以恆、學以致用的學習態度,不斷提升黨性和思想覺悟,增強服務農民的本領,當好農村勤勞致富的表率。

加強黨史宣傳,激發人們建設家鄉的熱情。南漳縣注重將革命遺址開發為對黨員干部和中小學師生黨史教育的現實資源,積極將黨史教育資源轉化為群眾路線教育的生動教材,先后開展了烈士墓前講黨史、組織中小學生祭奠長眠在學校附近的先烈、組織黨員和群眾向烈士獻花、網祭英烈等活動,引導廣大黨員和中小學師生學習黨史入心入腦,增強黨員黨性意識,強化教師師德教導學生學感恩情。4月2日,南漳縣史志辦公室主任吳存文在李廟鎮楊柳完全小學附近革命烈士張法林墓前向三至六年級60多名師生宣講烈士的英雄事跡,贏得了師生們的共鳴,學生們表示要以優異的成績報效家鄉和學校感恩父母和老師、告慰地下的先烈﹔帶隊教師表示將以先烈為榜樣,努力做學生和家長滿意的教師﹔2名年輕教師在烈士墓前提出了入黨申請。9月9日,薛坪鎮組織12名新任教師來到荊山農民起義烈士墓前,聆聽了前輩的事跡后向烈士承諾下教師的誓言。9月30日,南漳縣組織各界代表來到荊山烈士陵園,隆重悼念為南漳建設事業犧牲的烈士,縣委書記黃其洲要求社會各界要深入學習烈士的精神,傳遞烈士的信仰和囑托,共建南漳美好家園。全國人大確定烈士紀念日后,南漳縣史志辦公室通過查檔案、征集圖片資料的方式,搜集和整理全縣有記錄的烈士事跡和革命遺址的形成過程及現狀,在烈士紀念日當天上網發布,將公祭烈士活動“搬”上網,通過主流媒體指導干部群眾上網開展紀念活動,擴大祭奠活動的參與面,引導全縣人民從烈士的英勇事跡中得到教育、受到啟迪﹔指導黨員學習通過學習英雄事跡繼承烈士遺志,進一步激發踐行群眾路線的熱情,用烈士的遺志凝聚干部群眾為建設“四個南漳”(產業南漳、文化南漳、綠色南漳、休閑南漳)而奮進的力量。

(湖北南漳縣黨建雲平台供稿 王瀟 袁馨玥 林福智)

分享到:
(責編:高巍、權娟)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