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

讓干部直接聯系服務群眾

四川達州“雙向互動網絡平台”把“辦公桌”搬到群眾中去

鄧良奎

2014年11月04日10:1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7月1日,建黨93周年紀念日。清晨,一身警裝的四川達州市渠縣公安局黨員民警張經國來到河東鄉,為100名五保老人分別贈送用自己工資購買的1雙棉鞋、1雙棉襪和1袋大米、1桶菜油、20斤面條——用行動兌現年初晒出的幫扶承諾。

張經國兌現承諾的現場照片,通過手機彩信發至“干部直接聯系服務群眾辦公室”接收終端。工作人員與年初挂在“雙向互動網絡平台”上的幫扶承諾核對無誤后,點擊“審核通過”,隨即圖文並茂展示在平台網頁上,接受社會評判。

張經國的幫扶,只是達州運用“雙向互動網絡平台”督促干部直接聯系服務群眾的一個鏡頭。達州自主研發的“萬名干部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直接聯系服務群眾雙向互動網絡平台”,推動全市11.3萬多名黨員干部競相走出機關大門,進村組、下社區、入廠礦,聽民聲、解民難、惠民生,落實群眾增收項目6.81萬個,解決群眾生產生活急難問題7.85萬個。

“讓老百姓看得見、夠得著那張‘辦公桌’”

“把‘辦公桌’搬到群眾中去!”達州市委書記焦偉俠表示,“希望通過雙向互動網絡平台,將更多領導干部帶到田間地頭、生產一線接地氣,讓老百姓看得見、夠得著那張‘辦公桌’。”教育實踐活動以來,達州市委針對個別幫扶干部“走過場”“一陣風”問題”,專門建立一個網絡互動平台,來有效監管遍布全市生產一線的龐大幫扶干部隊伍。

“雙向互動網絡平台”設在“達州黨建網”上,注冊的市縣鄉幫扶干部多達11.3萬余名,其中既有市委書記、市長,也有一般鄉鎮干部,均“一視同仁”實行編號管理。網友可根據干部編號或姓名,精確搜索干部的個人鏈接網頁,實時查核監督。

達州市委常委、組織部長張健介紹,平台能自動對幫扶干部進行“三色預警”,被紅色通報的干部,必須書面說明未按期踐諾原因、追補踐諾情況,經派出單位領導簽字確認,再提交市聯系辦核查后方可銷號。

“網上亮明承諾踐諾,網下傾心服務群眾。”在平台鐵面督促下,達州已有173名幫扶干部被“紅色通報”﹔全市幫扶干部已積極協調增收項目6.81萬個,解決群眾生產生活難題68746件,承諾事項實現了全部辦結。

幫扶群眾最急需解決、又能解決的事

“多去困難家庭走動,走成親戚,多幫他們干管用的事。”李仁述是開江縣寶石鄉副鄉長,憑著一輛摩托車、一雙膠鞋、一個筆記本“三件寶”,共結交困難農民“親戚”40戶,覆蓋全鄉9個村。在他那本泛黃的筆記本上,密密麻麻記錄著40戶困難家庭基本情況以及眼下的“燃眉之急”等。

在選擇承諾事項上,幫扶干部需先下鄉調研,選擇幫扶對象最急需解決、又能解決的事項。市縣“聯系辦”對干部承諾事項層層逐一審核把關,對事項不清、措施不實等“劣質承諾”責令重報。干部在承諾履行后可通過手機信息或登錄“雙向互動網絡平台”直接上傳踐諾信息報審,並在平台首頁“干部幫扶承諾”板塊公開。

翻看平台上干部的幫扶承諾可以發現,這些承諾都是針對群眾迫在眉睫的民生問題,如協助辦理危房改造手續,為留守兒童、空巢老人解決醫藥費報銷,給傷殘人士和低保孤寡老人送去慰問金、登門義務勞動,幫助傷殘幫扶戶定期更換假肢等。

焦偉俠表示,互動網絡平台實施干部編號跟蹤管理、干部自報承諾踐諾,和群眾雙向互動,充分發揮了平台“總指揮”和“總開關”作用,成為干部踐行群眾路線的重要抓手。

《 人民日報 》( 2014年11月04日 18 版)

分享到:
(責編:喬業瓊、秦華)

相關專題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