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嚴查“小官巨貪”問題、天津宣布80名干部任用決定無效、山東處理插手工程招標領導干部……前不久,今年中央首輪巡視地區陸續晒出了整改清單,並接受黨內、群眾和媒體的監督。
客觀地說,經過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沖刷和洗滌,黨員干部的作風普遍有所好轉。但最近卻有不少群眾反映,活動剛剛結束,就有不少窗口單位“變了臉”,領導對群眾舉報也不上心了。做到了“一時嚴”,卻沒有打算“一直嚴”﹔接受“干部嚴”,卻對“全黨嚴”不重視﹔可以“不敢鬆”,卻難以“不想嚴”……種種問題,需要在教育實踐活動結束之后繼續破解。
行動之弊來自於思想。有的干部覺得應該見好就收,指望風聲一過還可以“濤聲依舊”﹔有的認為公務員待遇低、約束多,再這麼嚴下去就會“官不聊生”。凡此種種,皆是為官不為、沒有擔當的表現,無論是心理上還是思想上,都遠沒有達到“三嚴三實”的及格線,需要“回爐再造”。
從嚴治黨為黨內其他問題的解決創造了有利條件,應當乘勝追擊、擴大戰果。首先,從嚴厲整治“四風”延伸開去,使黨內思想作風、工作作風、領導作風、生活作風和文風全面嚴起來。其次,從正風肅紀延伸開去,加強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和制度建設的完善與改進,以優良的黨風政風促民風,推動整個社會風氣實現根本性好轉。與此同時,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有效整治各種社會亂象,從而實現黨風政風和社風民風的同頻共振、互相支撐。
值得注意的是,從嚴治黨,固然需要從嚴治吏,但基礎在於從嚴管理黨員,二者雖有主次之分,但互為依托,不可偏廢。從嚴是對全黨的普遍要求,必須貫徹到黨員發展、教育、管理、監督、處置等所有環節,這樣從嚴治黨才能真正做到位、治徹底。
“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作為一個系統工程,從嚴治黨除了在強化理論武裝上綿綿用力,不斷增添精神動力、破除思想障礙,更要在加強制度建設上久久為功,扎緊織牢制度的籠子。一環緊著一環擰,一錘接著一錘敲,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緊密結合、深度融合,從嚴治黨的成果就能得到保障、鞏固和擴大,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也定能早日回歸,造福於民。
《 人民日報 》( 2014年11月03日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