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銅陵獅子山區:聯系群眾“全覆蓋” 打通“最后一公裡”
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安徽銅陵獅子山區堅持將作風建設的成果,用於促進改革發展穩定,用於促進人民生活改善,聯系群眾“全覆蓋” 打通“最后一公裡”,全區上下緊緊圍繞“深化改革、轉型發展”這個中心,經濟社會繼續保持健康較快發展。其中今年以來,該區不斷強化民生工程資金保障,截至8月底,區級財政應配套資金960萬元,已撥付825.6萬元,撥付率達86%、民生工程建設惠及了城鄉群眾。
實施專項改革,實現社區“三減一加強”。該區認真貫徹執行市社區建設領導小組確定准入和退出社區的挂牌、考核、事務、出具証明等事項,截至目前,全區共清除挂牌92塊,清除上牆制度287個、宣傳標語75條,規范設置宣傳欄43個﹔收到區直34個部門申請在社區挂牌11塊,進社區事項95項,加強了社區“三減一加強”工作力度,實現了社區基層組織“減負增效”、提升服務水平的目標。
夯實基層基礎,提升基層組織工作水平。以開好專題組織生活會為抓手,進一步嚴格黨內政治生活,該區加強黨員教育管理,增強組織活力。不斷健全基層黨組織民主管理制度,深化落實村黨組織“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完善社區“兩委”議事協商制度。嚴格工作標准,認真做好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工作,重點抓好村、社區等基層黨組織帶頭人的培養選拔、教育培訓、監督管理等工作,結合村“兩委”換屆選舉和實施村黨組織帶頭人“523”工程,進一步優化了班子結構,把黨性強、能力強、改革意識強、服務意識強的黨員,充實到村黨組織書記崗位上。
創建服務平台,聯系服務群眾“全覆蓋”。該區繼續深化以社區黨建為核心的組織建設平台、以基層民主為依托的居民自治平台、以市場化服務為導向的社區組織平台、以奉獻社會為理念的志願服務平台和以社工人才為重點的隊伍建設平台。積極推動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並認領公益崗位。在農村,開展送服務上門活動,為留守老人、留守兒童提供事務代辦、費用代繳等服務﹔新建或修繕村民文化活動場所6個﹔成立大學生村官臨時黨支部,廣泛開展踐行黨的群眾路線“五比五爭先”活動,引導大學生村官扎根基層、服務農村。深入開展機關黨員干部與基層群眾“交友結親”活動,鎮辦社區機關黨支部與所屬村居、企業,區直機關黨支部與社區、村居結對共建,機關黨員、干部主動入戶走訪,聯系群眾、融入群眾、服務群眾,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用真誠的態度記建議、聽意見,用親戚的身份化憂愁、解難題,傾聽民意聚民心、改進作風強黨性、化解矛盾促和諧、解決困難惠民生。到目前為止,全區各級黨組織共解決群眾反映基本需求問題182個,其中村、社區黨組織解決突出問題48個。在這次活動中,該區堅持強基固本、重視基層的鮮明導向,把解決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問題作為重要內容,堅持重心下移、資源下沉,推動人、財、物向基層集中,創建為民服務平台,完善基層服務功能,切實提高了基層服務水平。
(安徽省銅陵市獅子山區黨建雲平台供稿 仇春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