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縣堅持問題導向,通過建章立制、專項治理、整改問責,著力解決“四風”突出問題。
一是建章立制劃“紅線”。圍繞“四類問題”劃定干部作風建設“紅線”,主要包括損害經濟發展環境、侵害群眾切身利益、影響黨群干群關系以及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根據“紅線”范圍,制定《常山縣“百日監督執紀”專項檢查方案》,對每個階段、每個節點的重點工作和責任主體進行細化明確,梳理出24個檢查重點,確保每周有1個檢查主題。架設作風帶電“高壓線”,出台《常山縣機關單位及其工作人員問責辦法》,對觸犯“紅線”行為的問責方式、問責程序及結果運用等作了明確規定。
二是專項治理正“風氣”。成立6個監督執紀檢查組,圍繞鄉鎮(街道)和部門在落實“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簡政放權等重大決策部署和中心工作中不作為、慢作為問題﹔黨員干部參與“酒局牌局”、公車私用、上班紀律鬆散、違規發放津補貼等問題,開展專項治理。縣紀委會同公安、財政、審計等單位,採取“模擬辦事檢查”、“全程跟蹤檢查”等方式,持續推進“一周一主題”專項治理行動,始終保持監督執紀高壓態勢。今年以來,共開展專項治理行動31次,檢查單位930家次,發現問題115起。如針對黨員干部參與“酒局、牌局”問題,制定出台《關於進一步嚴明紀律切實解決“酒局”、“牌局”等問題的通知》,並持續開展“酒局、牌局”專項檢查3次,2名參與牌局的縣管領導干部被免職處理。
三是問責整改清“死角”。強化問責處理,對明查暗訪中發現存在問題的單位和個人,約談相關單位主要領導,指問題、敲警鐘、促提升。對責任主體嚴格按照相關規定予以問責處理,並點名道姓通報曝光。突出問題導向抓整改,及時下發整改通知書,督促相關單位制定整改方案,明確整改時限、落實整改責任、細化整改措施,確保整改到位。實行問題整改“銷號制”, 按照邊查邊改要求,發現一條、整改一條、銷號一條,確保“四風”問題不留死角。截至目前,共下發通報5起,整改通知書54份,曝光問題單位57家次,問責處理18人,約談單位“一把手”32人次。
(常山黨建宣傳雲平台供稿 王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