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進入關鍵環節以來,內蒙古阿榮旗復興鎮將群眾反映最強烈、最有條件解決的實際問題作為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來抓,上下聯動,立行立改,以整改的成效取信於民,推動活動向縱深開展。
從底層發力,著重解決看病難問題。復興鎮多措並舉全力解決群眾就醫難問題,讓群眾看到教育實踐活動帶來的新變化。一是加強管理,提升醫療服務水平。復興鎮衛生院開展以服務好、質量好、醫德好、群眾滿意為主題的“三好一滿意”系列活動,倡導醫護人員使用文明用語,杜絕生、冷、硬、頂、推現象。二是創建品牌,打造特色醫療服務。復興鎮衛生院將具有明顯優勢的科室作為重點打造的品牌科室,通過優化資源配套、強化服務管理的建設,全力打造特色醫療服務,擴大復興鎮衛生院的品牌影響力,從而提升復興鎮衛生院在群眾當中的形象,進一步滿足群眾就醫需求和優質服務。三是強化培訓,增強醫務人員素質。加強醫療隊伍在職在崗培訓,建立醫務人員定期進修學習制度,明確各類人員、各種崗位的培訓內容和任務,重點強化語言培訓、業務培訓、應急培訓三類培訓﹔加強醫風醫德建設,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收“紅包”,不合理用藥、亂收費等問題,與每名醫務從業人員簽署廉潔行醫優質服務承諾書,同時加強明察暗訪力度,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切實改進醫德醫風。
以嚴打整治,揮劍直指黃賭毒問題。復興鎮結合掃除“黃、賭、毒”專項行動抓落實,創新工作機制,從嚴查處涉黃涉毒違法犯罪行為。一是創新鐵腕打擊機制。每周全鎮深入開展專項行動,對轄區的桑拿、沐足、歌舞廳、發廊、旅店等場所進行全面清查。加強“110”接報信息傳達處理,並對旗公安局轉辦、群眾舉報投訴等其他途徑發現的涉黃信息,出動警力,逐條核查,確保線索核查率、處理率兩個100%。二是強化問責查處機制。因涉黃被上級公安機關查處或被媒體曝光且經查証屬實的,事發地村(社區)黨支部書記、治保主任承擔失察責任﹔參與涉黃經營、充當“保護傘”的黨員干部就地免職,並移送公安機關查處。三是強化長效工作機制。抽調精干民警組成暗訪專業隊,對工作排查發現及群眾舉報的涉黃場點,每周不少於2次暗訪檢查,一旦發現違法犯罪活動馬上查處。對群眾反映的涉黃問題進行跟蹤回訪,建立長效機制。設立舉報熱線和舉報信箱,對群眾舉報“涉黃”違法犯罪,經查証屬實的給予獎勵。
提政務服務,專項整治辦事難問題。復興鎮針對“四風”問題具有頑固性、復雜性、反復性,一些老問題尚未徹底根除,一些新問題又開始暴露出來的現象,下猛藥、出重拳、持續抓,防止變形變異、反彈反復。一是推進窗口電子政務建設。窗口單位積極推進網上辦事,延伸辦事服務功能,在搞好窗口服務的同時,逐步建立互聯互通、安全便捷的網上審批辦事系統。運用網絡信息技術處理前后台業務,加強業務數據庫建設,通過鎮中心門戶網站,爭取實現辦事項目網上受理、網上辦理、網上反饋,努力構建一站式、全天候“網上服務窗口”。 二是利用和管理好社會管理服務中心建設。進一步規范中心進駐機構和人員管理,實行一站式辦公。為了方便辦事群眾提供了飲水機、休息椅、觸摸屏查詢機等,體現了人性化。從受理登記、分流辦理、限時辦結到最后跟蹤回訪,對全鎮群眾開展全方位的服務,讓群眾真正享受到便民利民快捷高效的“一站式”服務便利。服務中心實行首問負責、限時辦結、一次性告知和服務承諾等工作制度,確立了接待受理登記、分流辦理、承辦、跟蹤回訪的辦事流程,以制度管人管事、規范服務行為,將分散的部門和人力資源進行整合,以更高的工作效率和更好的服務質量,方便快捷地為群眾辦事。三是提高服務事項辦事效能。積極推進業務流程再造,減少審批事項、規范審批行為、最大限度地簡化辦事程序,壓縮“內循環”,健全窗口服務前后台互動的業務系統,不斷優化行政審批和辦事服務流程,努力縮短辦理時間,根據不同許可事項的實際情況,將承諾件變為即辦件,提高現場辦結率,承諾辦結時間比法定時間提速30%以上,按時辦結率達98%以上。
服務零距離,暢通服務群眾新方向。復興鎮主動查找服務群眾方面存在的問題和不足,誠懇接受群眾的批評和建議,轉變工作方式方法,努力解決好群眾“最后一公裡”問題。一是建立直接聯系服務群眾制度。復興鎮領導班子成員每人要負責聯系1個村(社區),每周要拿出半天時間到村(社區)走訪,直接解決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二是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建設好信息傳輸最后一站地。加強對村(社區)黨支部書記和“兩委”干部的教育培訓﹔加快推進“一核心、兩聯席、三統籌、四公開、五監督”運行機制建設,建立健全黨組織生活會、班子議事、村民議事、民主決策、村務公開等制度,形成村(社區)民主管理的機制體系,真正讓基層黨組織“建起來、用起來、活起來、強起來”,更好地暢通聯系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裡”、“最后一步路”。 三是開展服務上門活動。堅持特殊對象特殊處理的原則,結合殘疾人出行不方便的實際情況,改變以往統一到指定醫院評殘的做法,對重度臥床等情況的殘疾人提供上門評殘服務,減少殘疾人因出門問題帶來的不便。
(阿榮旗黨建雲平台供稿 郭春龍 陳麗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