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

以“健康夢”添彩”中國夢”

貴州省大方縣踐行群眾路線推進農村醫療保健服務體系建設顯成效

2014年10月27日15:47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大方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民生事業發展,積極回應群眾期盼,針對農村群眾反映集中和強烈的看病難、看病貴,醫技服務單一、水平低,不能滿足農村群眾醫療保健需求的突出問題,突出以羊場鎮為試點,積極推進全縣“計衛整合”工作,積極探索“三為主三結合”(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中醫為主、中西結合,保健為主、就醫和救助結合)建設“四位一體”(集衛生防疫、計劃生育、婦幼保健、中醫養生保健治療為一體)的農村醫療保健服務體系,著力破解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真正實現了“小病不出鄉鎮”,提高了群眾醫療健康保障水平和群眾幸福感、滿意度。

突出問題導向,回應群眾關切。農村醫藥衛生管理體制改革始終是諸多領域改革的重點和難點,事關廣大群眾的健康福祉,事關全面小康進程。在教育實踐活動中,大方縣始終堅持問題導向,用問題來引領整改。一是轉變認識導向。以前鄉鎮衛生院管理較為混亂、技術設備落后、醫生服務意識淡漠,群眾意見較大。針對這些問題,“衛計中心”堅持以群眾滿意為最高目標,通過建立“坐堂接診”和組建醫療服務隊“上門巡診”制度,零距離服務群眾,實現了經濟效益為主到社會效益為主的轉變,應付上級工作安排為主到主動服務群眾的轉變。二是回應群眾期盼。近年來,隨著農村群眾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群眾對衛生醫療保健的需求也不斷增長。一面是農村群眾的衛生醫療保健需求提高,一面是鄉鎮醫院“門可羅雀”,鮮有人問津,這必須從根子上找症結。由此大方縣積極探索“計衛整合”之出路,主動回應群眾對醫院管理、技術、設備、服務等方面的意見和需求,提升服務能力和水平,切實減輕群眾看病成本,為老百姓在“家門口”能看病、看得好病提供有力保障。三是轉變服務方式。以前有群眾說到鄉鎮衛生院看病就是坑人、宰人。群眾這些戳痛人心的意見,倒逼政府不得不拿出“換血割肉”的勇氣推動改革,以患者為中心,推動服務意識轉變,實行嚴格的績效管理,積極拓展服務領域和方式,優化服務流程,轉變服務方式,不斷修復群眾信任感,提升滿意度。目前,試點羊場鎮域內就近就治的患者達到80%以上,比2013年提高了41個百分點。

突出改革創新,有效整合資源。長期以來,鄉鎮衛生院和計生站存在著業務交叉、資源浪費,機構分設、行政管理成本高,群眾的醫療保健需求得不到滿足的問題,倒逼改革創新。一是優化機構設置。結合群眾的期盼和需求,羊場鎮將原鎮衛生院、計生服務中心撤銷,重新組建了羊場鎮衛生和計劃生育服務中心(以下簡稱“衛計中心”),初步形成融婦幼保健、計劃生育、衛生防疫和中醫養生保健治療等功能為一體、具有中國特色的“四位一體”農村基層醫療服務體系。衛計中心由公共衛生科、婦幼保健科、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科和醫療技術部、中醫館“三科一部一館”組成,內設內、兒、婦產、外、中醫等臨床科室和檢驗、放射、B超、心電圖等醫技科室。二是盤活衛計資源。著力強化醫療隊伍資源整合,爭取到醫療衛生技術服務人員44人的編制配備,配齊了中心主任1名,副主任2名,內設機構負責人4名。技術人員比例達到86.30%,執業比例達到68.18%。加強醫療設備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目前擁有了較為先進的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尿液分析儀等醫療設備,服務陣地更優化,醫療設備更齊全,技術力量更雄厚。三是實現互惠雙贏。截至今年9月,中心門診1.3萬人次,同比增長645%﹔住院近3000人次,同比增長490%﹔業務收入近500萬元,比去年同比翻了五番﹔次均住院費用920元,同比下降6.3%。開展婦科病普查1561人次、普治577人次,普查面從60%提高到90%以上,同比分別增加19.28%、18.40%。通過衛計整合,醫院業務收入穩步提升,同時也有效降低了群眾看病成本,達到了“互惠雙贏”改革目標。

突出群眾需求,提升服務能力。群眾需求是改革的動力。緊緊圍繞群眾需求,用改革提升能力,以過硬的能力服務群眾。一是拓展服務范圍。按照“預防為主、防治結合,中醫為主、中西醫結合,醫保為主,就醫與救助結合”的要求,羊場鎮衛生計生實行整合后,服務范圍得到極大拓展,針對不同群眾不同層次的醫療保健需求,從原來專門服務患者的業務進一步拓展到服務亞健康人群和健康人群。為亞健康、健康人群提供集預防、保健醫療康復和健康促進為一體的高效、優質的健康管理服務體系,解決了計衛整合前婦科病普查不能有效普治的現狀,滿足了群眾需求。二是突出中醫特色。中醫的國粹,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具有簡便、價廉、有效特點。結合該鎮中藥材種植歷史悠久、當地群眾偏愛中醫的實際,該中心提出了“突出中醫特色,推進中西醫結合、以中醫帶動西醫”的發展理念,建成了功能較為完善的“中醫館”,增加了熏蒸、針灸、推拿、拔罐、牽引等中醫服務項目,形成了“中醫為主、中西醫結合”醫療保健特色,突出了中醫在康復理療、養生保健的優勢,受到群眾普遍歡迎。三是完善服務載體。將服務重心前移,針對以前建立群眾健康檔案比較粗糙、准確率不高、運用率較低等實際,整合后的衛計中心加大對健康檔案的管理和運用力度,實現了核查農戶100%見面,建檔率達85%。形成“上門巡診”常態化,把健康教育宣傳、慢性病隨訪、婦科病普查普治等工作有機結合起來,每月組織專業服務隊進村入戶開展義務醫療巡訪12次以上。建立了以電子病歷為基礎,門診醫生、住院醫生、住院護士、醫技等工作站全履蓋的衛生信息系統,實現了醫護一體化。

突出服務成效,增強群眾幸福感。隻有首先實現“健康夢”,才能添彩“中國夢”。通過改革探索,羊場鎮醫療保健服務水平取得了“立竿見影”之效果。一是縮短了服務半徑。通過轉變服務意識、提升服務能力、改變服務手段,有效減少了群眾看病周折,縮短了服務半徑,初步達到了群眾願意在“家門口”看病、看得好病的目標。以前群眾大病小病跑縣城,看病成本大幅增加。現在在鎮計衛中心便能享受較高的醫療服務,群眾看病省心、省錢,群眾滿意度和幸福感不斷提升。在“送診上門”服務中,一位久病未治的老年患者,被送到衛計中心精心診療,病情得到好轉,在上級領導檢查調研時,當場“含淚致謝”。二是贏得了群眾信任。“金杯銀杯不如群眾口碑”。通過改革,逐步以良好的作風、過硬的技術和先進的設備等優勢換取了群眾信任。如腦癱患者曾友華、腦梗塞病人蒙有秀,在該中心治愈出院后,其外出務工家屬多次打電話到衛計中心表示感謝。還有多名在省、市通過西醫醫治效果不佳的患者,通過該中心的中醫調理和治療,病情明顯好轉,有的已經康復。三是促進了醫患和諧。該中心切實樹立“隻有把病人當親人,病人才會把我們當親人”的理念,不斷提高醫務人員職業道德素質和醫療服務水平,堅決杜絕收受“紅包”、“開提成單”等現象,醫德醫風得到極大轉變。同時,堅持“以病人為本”,切實為患者提供貼心服務,建立了醫院食堂,為困難病人及邊遠群眾提供免費就餐及24小時熱水服務。通過真誠服務、貼心服務,醫患關系得到極大改善。

中央第四巡回督導組組長張維慶在大方縣調研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時,對大方縣緊扣群眾需求,實行“三為主三結合”建設“四位一體”農村醫療保健服務體系的做法給予了充分肯定。通過這一試點改革,全面盤活農村現有的衛生防疫和計劃生育等資源,大力發展中醫治療和保健服務,努力構建適應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實行了資源的有機整合和優勢互補,達到了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有機統一,使農村基層醫療保健服務水平不斷優化、服務能力不斷增強、服務質量不斷提升,為提高農民群眾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做了積極的探索。該經驗在雲貴川三省農村醫療保健服務體系建設座談會上作交流發言。目前,畢節試驗區就全市推廣制定了實施方案,全市33個鄉(鎮、街道)正積極推進首批試點工作。(中共大方縣委組織部  覃平飛 聶祥春)

分享到:
(責編:權娟、秦華)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