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市縣傳真

四川長寧縣:推行問題清單管理 構建為民服務長效機制

2014年10月23日14:05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自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四川省長寧縣堅持以問題為導向、以實效為標准,探索推行“突出問題上單、整改問題交單、辦結問題撤單”為主要內容的問題清單管理辦法,從嚴從實推動突出問題的整改落實,著力形成反“四風”、改作風和踐行“三嚴三實”要求的長效機制,得到省市各級領導的充分肯定和媒體的廣泛關注,確保突出問題“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使群眾得到了實惠。

基本做法

(一)突出問題上單,實行分類管理。堅持問題聚焦,查實找准突出問題,逐一形成問題清單。一是開門問症,找准問題。採取“為民直通車”、走基層上門問症、群眾來信來訪、干部全覆蓋談心談話、召開座談會等方式,收集意見建議1327條。二是定期梳理,研判上單。對收集的意見建議定期匯總梳理、分析研判,形成問題清單,其中縣委常委班子對照檢查的44個問題全部納入問題清單管理﹔對經研判不予上單的問題,及時轉相關部門處理。三是動態管理,強化監督。在全縣各單位設置“問題清單管理公示牌”,明確專人負責本單位上單問題的公示、動態跟蹤管理等工作。堅持每月梳理、研判、更新,重大問題及時梳理更新,接受社會監督,確保問題不解決不下單。

(二)整改問題交單,從嚴從實整改。堅持從群眾反映最強烈、最突出的問題入手,明確責任形成交辦清單,即知即改、務實整改。一是“四定”交單,限時辦結。對上單問題逐項定措施、定部門、定人員、定時限,形成交辦清單。對單位自身能夠解決的問題,通過交辦單直接交辦,限時辦結﹔對涉及面廣、情況復雜、影響重大且自身無力解決的問題,上報縣委教育實踐辦專案專辦、挂牌督辦。目前,全縣已交辦問題1028件,其中縣委公開挂牌督辦80件。二是首辦負責,一抓到底。對交辦問題實行“首辦負責制”,問題辦理責任單位和承辦人員對交辦問題全程負責、一抓到底,並及時公示。三是正本清源,建章立制。省委“兩個意見”出台后,圍繞“四風”問題源頭治理,深入開展作風建設制度清理和督查,列出“廢改立”清單,進一步明確制度建設內容、責任和時限。目前,縣委擬制定的41項制度已完成22項。四是全程督辦,逗硬整改。堅持抓領導、領導抓,明確各單位“一把手”為問題清單管理的第一責任人,對下督促承辦股室、責任人及時辦理,對上按時限要求定期交賬,確保問題全面及時解決。

(三)辦結問題撤單,確保群眾滿意。堅持把群眾滿不滿意、認不認可作為衡量問題整改成效的標准,問題全面辦結后開具辦結清單。一是及時反饋,評價驗效。承辦單位和責任人在規定期限內辦結后,及時向交辦單位反饋辦理情況,由交辦單位對辦理情況作出綜合評定。對問題來源明確的,向當事人進行反饋並接受評價。二是公開挂牌,辦結撤單。對已辦結且群眾滿意度高的問題,從問題清單撤下,轉入辦結清單﹔對未辦結的問題,公開“挂牌”,定期督辦,不予撤單﹔對反彈問題,重新上單,專項辦理。目前,縣委公開挂牌督辦的80件重大整改事項,已有52項辦結並轉入辦結清單,4件反彈問題被重新列入問題清單管理。三是跟蹤問效,從嚴追責。建立重點問題跟蹤辦理制度,由縣紀委、縣委組織部和縣委教育實踐辦全程督查督辦,對群眾普遍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組織群眾代表實地了解、跟蹤辦理情況,現場督辦評議。對處理和解決問題不及時、不作為,推諉搪塞等視情況予以處理。目前,已責令3個單位進行限期整改,對敷衍塞責、群眾不滿意的2個單位和5名干部進行了通報批評。

初步成效

(一)促進了“四風”突出問題的有效整改。全縣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堅持躬下身子、放下架子,以不怕丑、不怕痛、不怕煩的勇氣,嚴格落實“基層問症”、“百姓聽音”、“開門評風”等規定動作,務實推進“四針對四評議”工作,暢通群眾利益訴求表達渠道,打開大門迎進意見,真正讓群眾挑挑刺、讓自己出出汗。對收集到的問題和意見,按照干部管理權限,逐一由所轄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干部建立問題清單,落實有關單位或經辦人員統一管理,做到問題意見不解決、問題清單不銷號,促進了“四風”突出問題的有效整改。比如,針對全縣黨員干部隊伍中存在的老油子、叫雞子、火巴茄子“三子”干部問題,縣委將其作為正風肅紀專項整治的重點內容,納入問題清單管理,制定出台了《黨政機關干部“庸懶散”行為問責辦法》,查處“三子”干部15人,組織調整2人。

(二)促進了基層黨組織服務能力的大幅提升。建立健全問題整改責任機制,對問題清單列出的問題,明確責任單位和責任人,細化整改措施,規定辦結時限,分類處理、逐一交辦。各級領導干部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加大上單問題解決的指導、協調力度,做到什麼問題突出就著重解決什麼問題、什麼問題緊迫就抓緊解決什麼問題,以整改落實的實效進一步增強基層黨組織服務發展、服務民生、服務群眾、服務黨員、服務基層的能力。比如,針對基層基礎保障投入問題,縣財政按村2萬元/年、社區3萬元/年標准撥付2014年黨建工作經費,同時為每個后進村追加5000元的整頓工作專項經費﹔2015年縣財政將按照每個鄉鎮15萬元、每個村(社區)5萬元標准落實工作經費。

(三)促進了民生社會事業的全面改善。堅持把群眾滿不滿意、認不認可作為衡量教育實踐活動和清單管理工作成效的重要標准,建立健全了群眾工作跟蹤評價制度,對社會保障、醫療衛生、義務教育、交通建設等重大民生工作,及時公示辦結情況,採取適當方式主動接受群眾監督評判。比如,就民生改善問題,全年預計投入9.9億元,大力實施就業促進、扶貧解困、教育助學、社會保障、醫療衛生、百姓安居、民生設施、生態環境、文化體育“九大春風行動”,切實改善民生民本。又如,針對國家人口計生政策調整變化和基層群眾的新期盼,開展“送証到手、服務到家”系列優質服務活動,為群眾全程代辦計生証件2091件,服務群眾1.2萬余人次,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

工作啟示

(一)領導帶頭是關鍵。好作風是抓出來的,更是領導干部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帶出來的。縣委緊緊抓住領導帶頭這個關鍵,始終堅持“書記抓、抓書記”﹔縣四家班子及黨員領導干部切實做到“七個帶頭”,堅持以上率下,層層傳導壓力。各級黨員領導干部紛紛把自己擺進去,帶頭抓問題整改落實,密切聯系群眾、改進工作作風,以自身良好形象影響和帶動其他黨員干部從嚴從實整改。

(二)解決問題是核心。開展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要意義在於解決問題。在問題清單管理工作中,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把邊學邊查邊改貫穿活動始終,從解決實際問題入手,從嚴從實督導,強化整改落實,做到群眾反映及時改、“四風”問題用力改,一批群眾關注的突出問題得到有效解決,既推動了當前各項工作的開展,又讓群眾從教育實踐活動中得到了真正的實惠。

(三)群眾滿意是標准。縣委始終堅持“開門”搞活動,把踐行群眾路線貫穿問題清單管理工作始終,立足面向基層、面向群眾、面向企業“三個面向”,廣泛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使群眾成為問題查擺的參與者、整改落實的監督者、效果評價的檢驗者、活動成果的受益者。讓群眾自始自終都參與到問題清單管理工作中來,把問題清單管理工作做在群眾急需處、做到群眾心坎上,讓群眾滿意,讓群眾從干部作風轉變中受益。

(四)建章立制是保障。好的做法需要長期堅持,長期堅持的保障就是要形成長效機制加以落實。縣委為保障問題清單管理辦法的全面貫徹落實,建立了由縣委督查目標辦牽頭、縣委組織部負責、縣紀委監督、全縣各級各部門黨組織具體組織實施的問題清單管理機制,把問題清單管理作為一項常態性工作來抓,有力地促進干部作風持續轉變,保障群眾關注的問題得到及時、有效解決。

(四川省長寧竹海黨建雲平台供稿  何文毅)

分享到:
(責編:高巍、秦華)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