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中,新疆克州以“四聯四創”為載體,全面推行班子聯縣市、領導聯鄉鎮、部門聯村組、黨員聯農戶結對幫扶制度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為做好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工作奠定堅實基礎。
班子聯縣市,創建“樣板村”。注重發揮領導班子的示范帶動作用,採取班子聯系縣(市)、具體聯系指導到村(社區)的辦法,州委、人大、政府、政協四套班子分別在三縣一市建立聯系點,指導、幫助、督促縣市抓好教育實踐活動,在基層創建社會穩定、經濟發展的“樣板村”,構筑出了“一級做給一級看,一級帶著一級干”的工作格局。到目前,州四套班子先后深入聯系點開展調查研究28次,走訪群眾1300余人次,幫助基層解決實際問題27個,化解矛盾糾紛12起,創建勞務輸出、扶貧開發、富民安居等“樣板村”16個。
領導聯鄉鎮,創建“小康村”。致力於形成上行下效合力,提高工作效率,把教育實踐活動與“訪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動結合起來,全州38名州級黨員領導干部樹立“民生優先、群眾第一、基層重要”的導向,分別與37個鄉鎮建立聯系點,突出“精准扶貧”、“精准發力”、“精准制導”,以自治區25類150項民生工程為切入點,確定“短平快”民生項目61個,落實補助資金8753萬元,投資4.3億元在三縣一市打造“九通、九有、九能”整村推進小康示范村,實施貧困村整村推進項目257個。
部門聯村組,創建“平安村”。結合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領域多、范圍廣,參學人員從業狀況、職業構成、活動方式、思想狀況差異比較大和單位層級下移、點多線寬的特點,三縣一市及91個州直部門在基層建立聯系點,在37個鄉鎮的238個村深入開展集中整頓社會治安、嚴厲打擊暴力恐怖活動專項斗爭,建立對口幫扶點200多個,結成幫扶對子2000多個,在基層設置村(社區)警務室271個,投入732.6萬元在轄區單位和小區新安裝視頻監控攝像頭1003個,安裝車輛進出管理系統26個。
黨員聯農戶,創建“文明村”。為形成一批體現時代要求、服務特色鮮明的黨員示范群體,大力推行黨員聯農牧戶制度,組織廣大黨員開展以“串百家門、聽百家言、知百家情、做百家事、聚百姓心”為主要內容的“五百”活動,走訪聯系群眾25330余戶,幫助困難群眾4210戶23500人,解決熱點難點問題866件(次),為群眾辦好事、解難事3000余件(次),採取“自下而上,逐級推薦,授牌單位審批”的方法,開展示范鄉(鎮)、示范村、示范戶、文化帶頭人和“十星級”文明村(戶)創建活動,選樹愛黨愛國、民族團結、遵紀守法、計劃生育、尊師重教、科技致富、移風易俗、家庭和睦、文明衛生、公益奉獻“十星級”文明村(戶)6500余戶。
(新疆克州公格爾之窗黨建雲平台供稿 楊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