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市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共有2223個基層黨組織、47132名黨員參與,解決問題540多個,完成1100多個“立即改”項目,讓群眾真切感受到教育實踐活動帶來的新作風、新氣象、新變化,為加快南安科學發展跨越發展注入了強大的“正能量”。活動雖暫告一段落,但“收官”不“收場”,各單位仍鍥而不舍馳而不息,不斷把作風建設引向深入,真正做到落地生根。
領導示范帶頭 各單位征求13696條意見建議
中央、省和泉州動員會議召開后,南安市委馬上行動,成立領導小組及辦公室,抽調14名能力強、業務精的干部組成4個小組分頭開展工作﹔此外,還建立黨員領導干部挂鉤聯系制度,全市30名黨員市領導挂鉤聯系30個村(社區),84個市直單位挂鉤聯系168個村(社區),切實靠前指揮。
活動伊始,市四套班子領導,都以一名普通黨員的身份,帶頭抓整改落實,為活動深入開展作出了示范表率。對市委、市政府確定的首批40個整改項目,每位市領導根據工作分工分頭認領,制定整改方案,並定期向市委匯報整改進度。同時,每位市領導分別確定一個“立即改”項目,目前各項整改任務都已完成。
在市領導的帶動下,各級各部門紛紛以市委常委班子為榜樣,抓好學習教育,貫徹整風精神,排查作風弊病,認真整改落實。活動開展以來,全市各參學單位組織黨員干部共計下基層6000余次,召開座談會1638場次,走訪群眾1.7萬多戶,征求到各類意見建議13696條。
認真傾聽基層呼聲 搭建上下溝通橋梁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在教育實踐活動中,南安堅持開門搞活動,認真傾聽基層呼聲。
各級黨代表通過“三聯系”(每名市委委員聯系5名市級黨代表、每名市級黨代表聯系5名基層黨員,每名基層黨員聯系5名群眾)活動、南安市黨代表微博工作室等載體,深入基層征求意見,搭建起上下溝通、深入了解社情民意的橋梁。
活動開展以來,各參學單位充分運用上級點、群眾提、自己找、互相幫、集體議等多種形式,深入基層一線,走訪企業,進村入戶,廣開言路,多辟渠道,確保找准突出問題,切實打通聯系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裡”。
邊學邊改求實效 整改1100多個“立即改”項目
活動一開始,南安市就把辦好惠民實事作為教育實踐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將邊學邊改貫穿始終,用實實在在、令人信服的整改成效回應群眾期盼。目前全市確定的1100多個“立即改”項目全部完成整改。
針對社保卡辦理難問題,市人社局用3個多月的時間,完成約133萬張社保卡的發放工作﹔市公安局開展“千警進萬家”活動,深入群眾,主動作為﹔市行政服務中心全方位精簡行政審批事項,將政府類投資項目基建審批時間從123個工作日調整為35個工作日,將企業類投資項目基建審批時間從113個工作日調整為31個工作日。此外,全市共清理超標辦公用房2938平方米,清理超標公務用車31輛,調整“裸官”6人﹔廢止40個規章制度,新修訂156個制度……
一項項舉措的落實,一組組數據的變化,一個個承諾的兌現,讓人民群眾看到實實在在的成果。
(福建南安機關黨建雲平台供稿 南群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