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安福縣國稅局始終堅持真學實做,真抓實改,在“打通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的過程中做好“五味”文章,確保群教活動善始善終、善做善成。
學習教育突出“原味”。持續把學習教育作為一條主線貫穿於活動始終。建立“三類”學習模式,即:黨組中心組學習、支部學習、個人學習為基本方式,確立每周五為集中學習“補鈣日”,做到全履蓋、全方位、無遺漏﹔組織“三重”活動,在井岡山稅務理想信念教育基地,開展重溫入黨誓詞、重讀黨建經典、重走紅軍小道等活動,進一步堅定干部公仆心、自信心、敬畏心。開展“三查”督促,查學習是否扎實、查信念是否堅定、查作風是否轉變,全面檢驗學習成果﹔全體黨員干部撰寫心得體會每人1-2篇以上,學習筆記每人2萬字以上。同時,開展向焦裕祿、龔全珍、曾建以及“身邊好稅官”蘭建明等先進典型學習活動,營造學習先進、崇尚先進、爭當先進的濃厚氛圍。
廣征民意突出“鮮味”。開展蹲點調查,組織市、縣局領導班子成員開展“兩個面向”蹲點調查活動,問計於民、問需於民、問效於民,共撰寫報告27篇,發現問題140個,提出建議169條。開展意見走訪,縣局領導帶隊深入聯系點,召開座談會,走訪納稅人,與基層干部談心,向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納稅人開展調查問卷。開展換位體驗,領導班子成員到辦稅一線開展“三個一”活動,當一回普通稅干、辦一次稅、進行一次“換位思考”大討論,拉近與納稅人和基層干部的距離。共發放征求意見函182份,發放調查問卷518份,召開座談會5個,個別訪談干部群眾116名,共征求到原汁原味的意見和建議105條,現場解決各類問題35個,得到了群眾的肯定
開展批評突出“辣味”。聚焦“四風”問題,對標“三嚴三實”要求,認真撰寫並反復修改班子和個人對照檢查材料,不以工作問題代替“四風”問題、以班子問題代替個人問題、以共性問題代替個性問題,分類列舉具體表現和典型事例,具體到人、事,從思想深處深挖根源。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上,每位班子成員主動自我“開炮”,主動認領班子存在的“四風”問題,共提出自我批評96條,平均每人16條﹔班子成員互相批評真心實意、開誠布公,不躲不繞,真刀真槍批評,動真碰硬交鋒,共提出相互批評意見12條,平均每人2條,既有紅臉出汗的辣味和嚴肅,又有加油鼓勁的寬鬆與和諧。
立行立改突出“真味”。堅持邊學邊查邊改,立說立行立效,及時回應群眾關切,對征求到的意見建議,抓好整改落實,解決了一批實際問題。積極對接省直管縣相關政策,開通流動辦稅服務車,拓寬“城鄉通辦”領域和渠道,優化辦稅流程。下放出口退稅審批權,減少出口貨物函調頻度。精簡6大類涉稅表証單書,將稅務登記等4項免填單內容推行到農村分局,對小微企業享受所得稅優惠政策報備資料由5項減為2項。建立企業聯系制度和聯合執法模式,防止出現“多頭執法”、“多頭檢查”。對干部反映比較強烈的公車使用問題,出台措施加強和規范公車使用管理,杜絕公車私用,對干部反映的停車難、食堂用餐等問題,立即整改落實,較好地解決了這些廣大干部關心的問題。
建章立制突出“民味”。按照“准”“狠”“韌”的整改要求,進一步堅定一抓到底的決心和信心,確保整改問題快見效、見實效。堅持把問題整改與建章立制有機結合起來,深入剖析整改問題產生根源,排查體制機制上的詬病,實現問題整改與制度立、改、廢同步抓,徹底根除“四風”土壤。同時,緊密結合本地本部門實際,抓緊確定一批立行立改事項和長效制度,對公務接待、財務管理、公車管理、機關效能建設、進企入戶等制度進行重新修訂完善,強化問題整改的疊加效應,進一步確保整改工作見效見果,讓活動改出“民味”。全縣國稅系統“三公經費”同比下降53.6%,其中公務用車運行費19.87萬元,同比下降26.41%,公務接待費用8.59萬元,同比下降74.94%。
(江西吉安市國稅局黨建雲平台供稿 吳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