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市縣傳真

內蒙古興安盟:緊盯突出問題 續力深化整改

2014年10月20日10:55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興安盟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從始至終把解決問題、整改落實牢牢抓在手上,以釘釘子精神和啃硬骨頭的勇氣,緊緊扭住“四風”頑疾等突出問題,立足當前抓整改落實,著眼長遠建章立制,以真抓實改成效取信於民、贏得民心。

瞄准“四風”問題靶心,確保專項整治實效。重點圍繞中央“7+10+4”專項整治任務、自治區提出的9個方面32個突出問題和我盟群眾反映強烈的庸懶散拖、吃拿卡要、與民爭利,不擔當、不作為,阻礙優化發展環境等問題,制定完善了《“四風”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工作方案》,確定了13個方面、50個專項整治項目,落實整治責任,細化整治措施。對於先期已經開展的專項整治項目進一步鞏固成果,持續用力﹔對於新增加的整治項目重點突破,標本兼治。從去年7月份以來,全盟縣處級以上單位減少會議182個、減少文件4089個、減少評比表彰活動7項﹔全盟清理超標公務用車335輛、騰退辦公用房6.3萬平方米、2013年全盟“三公”經費支出下降17%﹔查處辦事刁難群眾典型案例27例、32人,查處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問題7個、18.8萬元,取消收費、罰款項目23個,查處不按標准及時足額發放征地拆遷補償款、侵佔挪用各種補助資金問題22個、180余萬元。

鎖定群眾滿意標准,提升整改工作成效。堅持維護群眾利益不能等、不能拖的理念,將整治任務落到實處,做到不見成效不收兵,群眾不滿意不收兵。先后安排財政資金1億元設立大學生創業扶持基金,鼓勵和扶持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對個體工商戶實行零稅賦,對小微企業實行2萬元起征的稅收優惠政策﹔放大自治區為低收入農牧戶發放1噸煤的政策效應,為全盟近33萬農牧戶每戶發放1噸煤,部分旗縣為特困戶增發1噸煤﹔投入財政資金3000多萬元,為城鄉低保人員、城鎮環衛保潔工人和社區工作人員等弱勢群體和一線低收入人員發放一次性生活補助和提高工資待遇﹔千方百計籌措資金1億多元,對多年積累的群訪次數多、社會影響大、符合政策要求的群訪群訴案件進行一次性化解﹔深入推進農村牧區“十個全覆蓋”工程,盟財政先行自籌3億元資金啟動了276個嘎查村的工程建設,讓農牧民群眾早受益。各地各部門單位深入開展“暢通最后一公裡、服務群眾零距離”主題活動,採取多種有效形式,不斷拓寬群眾參與渠道、搭建服務群眾平台。在“萬名干部走進城市困難家庭”和“千名干部進嘎查村幫助整治村容村貌”活動的基礎上,全盟派出4916名干部採取駐村聯戶、擔任第一書記等方式直接聯系服務群眾,16102名在職黨員深入社區服務群眾。深化幫扶共建、“五個一”千村幫聯行動,加大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整頓力度,全盟軟弱渙散黨組織由86個減少到21個。全盟健全完善縣鄉村三級便民服務平台851個,大力推廣“456”、“532”工作法和“黨員中心戶+協會”等鮮活經驗,建立“為民服務代辦制”,打造社區“一刻鐘服務圈”,全力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做好事。

補齊制度建設“短板”,實現整改落實長效。本著活動成果常態化、長效化原則,認真抓好全盟黨內政策規定和相關制度的廢改立。先期配套制定了《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若干規定》、《關於進一步加強預防腐敗工作的意見》、《盟級領導干部聯系貧困地區工作實施方案》、《關於加快縣域經濟和非公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等13項制度。在此基礎上,經盟委會研究討論,確定了需要研究制定或修訂的制度7個方面65項,力求無縫銜接、持續發力。各地各部門單位對出台的各項制度和法規文件進行了清理規范,盟旗兩級共廢止626項,修訂完善358項,新建立311項。為進一步增強作風建設各項制度的效力,全盟將貫徹執行作風建設制度情況納入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年度考核、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核、干部考察、作風建設滿意度測評、基層黨建工作述職、民主評議黨員的內容,作為評價領導班子、選人用人、評先評優的重要依據,同時堅持經常性、不定期的暗訪抽查,每年年底進行一次集中檢查,加大作風問責力度,對違反制度踩“紅線”、闖“雷區”的,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堅決維護制度的嚴肅性、權威性,堅決防止“破窗”效應,堅決防止“四風”問題反彈回潮,以制度機制固化作風轉變成果。

(興安盟黨建雲平台  王楠)

分享到:
(責編:高巍、秦華)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