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市縣傳真

新疆庫爾勒市:以“四化”建設提升群眾“幸福指數”

2014年10月17日09:22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近年來,新疆庫爾勒市認真貫徹落實自治區的決策部署,堅持以基層組織建設為龍頭,以“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機制為抓手,圍繞社區單位化管理、網格化覆蓋、社會化服務、信息化支撐“四化”建設,認真履行“服務群眾”、“維護穩定”兩大職能,加快社區陣地建設、創新工作機制、推廣“共建共享”模式,努力提升服務水平,筑牢維穩基礎,打造平安和諧示范區,確保社會大局持續穩定。

實行“庭院化”管理,努力夯實維穩基礎。結合城市發展和布局,重新劃分整合社區,完成10個較大規模的城市社區拆分,新增城市社區12個,在城鄉結合部重點復雜區域,新成立16個農村社區,接管塔指社區,全市社區總數由原來的49個增加到了78個。同時,以社區轄區為一個整體,按照“庭院化”管理原則,把居民小區、商業區、行政區,劃分成若干個“庭院”管理區,確保“庭院”覆蓋全市每一個區域。加大技防投入,市財政投入1.8億元用於全市5個街道、3個鎮、3個近郊鄉的社區“四化”建設,在城鎮所有復雜場所、居民小區全面安裝電子探頭,做到視頻監控全覆蓋。進一步加強維穩隊伍建設,為每個社區配齊民警、協警和民兵治安隊伍。全面落實“十戶長”制度,以老黨員、老干部等為主體,每人承包5-10戶家庭,掌握所承包戶的基本信息和基本服務需求。

擴大“網格化”覆蓋,切實增強組織凝聚力。把每個社區劃分為若干個責任網格,建立網格黨組織。目前,全市共劃分256個網格,把335個共駐共建單位、482名機關干部、2743名社區干部分配到每個網點,221名黨建指導員全部安排到每個網格、整合到管理服務隊伍中。在每個網格,實行分片包干、實名制管理,明確具體責任人,並制作了“聯包共建”網格化服務聯系卡,分片包干工作人員負責解決群眾迫切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真正做到知民情、聚民心、惠民生。同時,以“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機制為重點,認真做好對流動人口的動態掌握,真正實現“以房管人”的目標,在服務中實現凝聚黨員、凝聚群眾、凝聚社區,提高社區黨組織的影響力和感召力。

強化“社會化”服務,不斷提升服務水平。結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開展,進一步改進社區“一站式服務”,把與群眾生活相關的民政、城建、計劃生育等工作前移到窗口,統一規范標識,切實完善為民服務全程代理、“一站式服務”水平。採取加強服務、設立項目資金、活動經費補貼等途徑,大力扶持和培育公益類、慈善類、服務類社會組織,並引導參與到社區管理和服務中來,積極開展便民利民服務。積極營造健康向上的社區文化,利用重大節日和傳統節日,組織開展群眾性的讀書、文藝、體育等活動,增強社區對群眾的凝聚力和居民對社區的歸屬感。

增強“信息化”支撐,全面拓展服務渠道。充分利用信息化的平台,以居民生產生活和社區社會治理需要為導向,努力構建網絡、通信、信息、數據、管理“五大”技術集成,努力打造“電子政務雲”、數據中心、“三維”地理信息“三大”系統,促進社區資源共享,及時反映社情民意。同時,通過建立黨員數據庫、人才資料庫、熱線服務圈等項目,把社區內零散的人、財、物等資源整合起來,在集中掌握中實現動態管理。依托服務網絡和信息化載體,積極拓展整合社區信息化服務渠道,策劃建設社區門戶網站、呼叫中心、短信微信“三大平台”,解決社區各類組織和黨員群眾遇到的各類困難。

(新疆庫爾勒市黨建雲平台供稿 )

分享到:
(責編:高巍、權娟)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