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

天津日報:服務群眾為本 筑牢幸福根基

2014年10月17日13:11  來源:天津日報

  社區處於社會治理的最前沿,是提升社會治理水平的基礎。基礎扎實了,哪怕樓高千尺,也會穩如泰山。如何夯實這一基礎,筑牢幸福根基?

  服務群眾是根本,銳意創新是關鍵。市委書記孫春蘭昨天在服務群眾聯系社區工作推動會暨經驗交流會上指出,要充分認識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的重大意義,切實增強責任感和自覺性,以改革為引領,以滿足群眾多元化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突出社區治理重點,不斷提升社區管理服務水平,加快建設美麗社區。

  社區是城市生活的基本單元,社區居民生活幸福,城市才會文明和諧。在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市委、市政府決定抽調機關干部,用4年時間聯系社區、服務群眾。一年多來,聯系社區干部深入扎實開展工作,接地氣、轉作風、辦實事,以高度負責、勤奮敬業精神服務群眾,聯系社區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得到了居民群眾的普遍好評。實踐充分証明,聯系社區工作對於強化基層基礎、服務人民群眾、建設美麗天津起到了重要作用。

  社區事務很多看似小事,但事關千家萬戶美好生活,加強和創新社區治理,是打開城市文明和諧之門的一把金鑰匙。在全市范圍內開展的聯系社區工作,既是一次密切黨群干群關系、更好服務人民群眾的實打實考評,也是加強和創新社區治理的一次有益實踐。醫療、就業、上學、養老、停車、環境……社區服務和管理能力強了,社會治理的基礎就實了,人民群眾的滿意度就高了。深入推進聯系社區工作,就要努力構建起社區治理和服務群眾的常態長效機制,給社區留下一套不反彈、保長遠的治理機制,實實在在提升社區居民的幸福感和歸屬感。

  加強和創新社區治理,核心是人。從完善社區設施到優化物業管理,從網格化服務到構建低成本便利化生活圈,無論是有效整合社區服務資源,提升社區管理服務的精細化水平,還是積極搭建居民有序參與社區公共事務的平台載體,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自我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其指向,都是以創新為抓手,滿足群眾多元化需求,打通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

  社區是每個居民的,每個人都有一份責任。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既要為居民提供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優質快捷服務,也要把握好“積極互動”和“群眾參與”這兩個原則,使居民既是受益者也是參與者,如此,社區治理才能更有效、更活潑、更接地氣。(劉冬梅)

分享到:
(責編:張玉、常雪梅)

相關專題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