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下旬的一個上午,在東莞市萬江街道勝利社區黨政公共服務中心(下稱“中心”),居民莫麗青花了5分鐘填好小孩入戶計生証明審核申請表。兩個工作日后,她就能從中心領取証件。此前辦理同樣手續卻要跑3個部門,審批時間至少需要一星期左右。中心辦事員程霞說,過去群眾對辦事流程不熟悉,容易出現辦事難、辦事煩、多頭跑等情況。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萬江街道聚焦“辦事難”這一群眾關注的熱點問題,借東莞全面鋪開建設政務服務中心契機,探索在各社區建設黨政公共服務中心,方便群眾辦事。
居民辦事不出社區,是東莞教育實踐活動成效的縮影。活動中,東莞著力解決關系群眾切身利益問題,打通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讓群眾得到了實惠,改革發展等各項事業也得到了推動。
關鍵詞1:群眾切身利益 30億資金投入民生領域
在教育實踐活動中,東莞各活動單位始終堅持問題導向,暢通群眾訴求表達渠道,邊查邊改、立行立改,著力解決群眾基本需求問題,取得了良好成效。
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徐建華先后深入寮步鎮鳧山村、樟木頭鎮樟羅社區、道滘鎮大魚沙村等調研,體察普通群眾、困難家庭的生產生活情況。市鎮兩級活動單位共與群眾交流超過2萬人次,收集群眾反映的問題3300多條。
鎮街部門紛紛行動起來,注重整改利民惠民。針對群眾“看病難”、“排隊時間長”等反映較為強烈的問題,茶山鎮改革診療收費模式,在茶山醫院急診科開通了先診療后結算服務,整個診療過程患者無須繳納押金,僅需繳費一次。3月份至今,該醫院已經實施了729例,急診患者在這種全新的就醫方式中得到了及時和有效的救治。
出行難是鬆山湖居民和企業員工的一塊“心病”。針對收集整理的意見,園區開通了公交6路線(鬆山湖中國銀行及散裂中子源項目),對公交服務時間進行微調,對部分跨鎮公交作出調整,延伸線路、增設站點。通過優化調整,園區公交服務能力有了明顯提升。今年1至8月,園區公交旅客運輸量達458.61萬人次,同比增長了30.55%。
市民政局針對民政服務對象辦事點多、程序繁瑣、不方便等遺留問題,歷經8個多月,投資300多萬元,建成了總面積2300㎡的民政辦事服務中心。服務中心內含市婚姻登記管理中心、收養登記辦公室、老人乘車IC卡辦理辦公室、復退軍人接待辦、學生接送站審批辦公室等5個為民辦事服務窗口,為群眾辦事提供便利方便。
據了解,活動中,東莞大力推進十件民生實事,安排30億元資金投入教育發展、市民健康、扶貧幫困等民生領域,實施“平安鈴”等惠民工程,使更多普通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同時全面開展“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清理工作,規范鎮村涉企收費行為,減少收費項目,減免各類收費20多億元。
這些工作都受到群眾的廣泛好評。
關鍵詞2:“最后一公裡” 建成55個社區綜合服務中心示范點
“最后一公裡”表面看是距離,實質反映的是隔閡,是對群眾缺乏感情。活動中,東莞注重搭建便民服務平台,提升服務群眾水平,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著力打通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增進與群眾之間的感情。
整合提升基層服務群眾體系能有效提升基層服務群眾能力。為此,東莞要求各級黨組織採取“一村一中心”、“多村一中心”、“服務站”等形式,加快推進村(社區)政務服務中心和綜合服務中心建設,推動政府行政管理與基層群眾自治的有效銜接、良性互動。
目前,東莞試點設立了39個社區政務服務中心,主要承接和落實政府部門延伸到村(社區)的勞動社保、人口計生、社會事務、綜治維穩、公共安全、文化教育等行政管理事務。洪梅鎮中心社區政務服務中心專職副主任陳運紅說,中心不但承擔政務服務職能,還將窗口延伸到了所覆蓋的4個村,減少群眾奔波。同時,中心的設立使所覆蓋的4村1居工作人員減少44人,減輕村級公共財政支出超過21萬元/年。
東莞投入近1億元高標准建設55個社區綜合服務中心示范點。在莞城羅沙社區,社區綜合服務中心有3000平方米,設有28個功能室,通過點菜式、項目式服務,解決了老人料理、學生接送、培訓學習等一批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問題,拓展了社區服務內容,創新了村民自治方式。
東莞把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作為活動的重要任務。7名市委常委按駐片分工挂點整頓7個問題突出村(社區),各鎮街和市直單位“一把手”挂點整頓52個軟弱渙散村(社區)和197個軟弱渙散機關、企事業單位和“兩新”組織黨組織,並派駐工作組進村督導,有力推進整頓工作。
經過幾個月的集中整頓,全市256個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基本完成轉化, 7個問題突出村(社區)在7名市委常委挂點指導下,黨組織班子建設煥然一新。
關鍵詞3:“兩手抓、兩促進”1-8月重大項目完成投資約210億元
以活動成效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以經濟社會發展成效檢驗活動成效。
針對重大項目招引動力減退、履約率降低等作風問題,市委副書記、市長袁寶成牽頭組織調研,積極探索實行重大項目“直接落地制”。今年以來,全市重大項目建設實現提速增效,1-8月重大項目完成投資約210億元,增長6.6%。近兩年來招引的重大項目總開工率達66%,一批建成項目逐漸釋放產能,對全市經濟產生重大的支撐和拉動作用。
同時,東莞大力推進機關效能建設,對75個部門的審批事項進行清理調整,對200多項審批管理事項進行流程優化,有效提升了群眾辦事效率。
另外,東莞還進一步深化商事登記制度改革,基本實現執照在1個工作日內辦結發出。在全省率先推行外商投資市場准入“十証聯辦”改革,試點企業僅用3-4個工作日即可領取到新設外商企業所需的10個証照。
深化社會治安防范能力建設,扎實開展“六大專項”及“兩搶一盜”打擊整治行動,是東莞著力提升社會治安防范打擊水平的有效手段。積極推進社會融合工作,擴大新莞人基本公共服務項目目錄,著力構建新莞人全方位融入的公共管理體系。
通過活動,“莞版”改革意見得到了較好落實,社會投資項目從立項到驗收的實際用時從18個月優化至7個多月,外資企業實現全程電子化網上登記。1-8月,全市新登記市場主體7.6萬戶,電子商務交易額增長62.3%,電商網絡經營主體躍居全省地級市第一。
東莞經濟運行呈現出良好態勢,經濟結構和效益持續改善,特別是對外貿易持續穩增長,1-8月進出口總額增長5.1%,分別高出全國、全省2.8和15.4個百分點。
■數說教育實踐活動成果
30億 活動中,東莞大力推進十件民生實事,安排30億元資金投入教育發展、市民健康、扶貧幫困等民生領域。
55個 東莞投入近1億元高標准建設55個社區綜合服務中心示范點。
7個通過活動,“莞版”改革意見得到了較好落實,社會投資項目從立項到驗收的實際用時從18個月優化至7個多月,外資企業實現全程電子化網上登記。
15.4% 東莞對外貿易持續穩增長,1-8月進出口總額增長5.1%,分別高出全國、全省2.8和15.4個百分點
(廣東省東莞市黨建雲平台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