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武昌區針對查擺出來的問題,尤其是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1108條民生問題,加大投入,兌現承諾,通過“六更”惠民舉措的落實,達到回應民聲、凝聚民心的目的。
養老服務更貼心。將全區80—89歲老人高齡津貼標准由每月50元提高到100元。完善養老服務設施,新建7個社區養老院,增加床位550張。新建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10所,建設、改造社區老年人戶外活動場所14個。
醫療服務更優惠。社區居民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就醫“五免六減”,困難群眾到全區19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就診享受“二十免、十八減半”和住院免“門檻費”的特惠醫療政策。建立12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與24家養老福利機構對接巡診機制,免費為本區新生兒進行先心病篩查,免費為65歲以上老年人進行白內障、青光眼篩查。
就業創業更便利。協調中小企業融資4億元。進一步鼓勵和扶持大學生自主創業,新授牌建立2個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給予扶持資金50萬元。新增創業基地8萬平米,加強優勢產業集聚載體建設,打造興昌創業園。創建信息軟件產業園,幫助30個以上大學生創業團隊創業。
城市環境更優美。完成273座公廁達標整治、110條街巷道路維修改造、42個集貿市場治理改造達標。投資6000萬元,完成43個老舊社區基礎設施改造。投資1500萬元,完成全區177棟54000平米老舊直管公房改造翻修。投資1000萬元,對36個社區架空管線進行綜合整治、對全區部分小區房進行維修和更換。
社區治理更科學。投入3億元(每年列支1億元)改造社區活動場所,確保1000平米以上的社區達到70%以上。實施“堡壘工程”,投入2000萬元,整合社區服務民生網格平台,實現公共服務信息化,重構社區運行機制。加強社區工作經費保障並建立增長機制,每年按10%的增長比例,到2017年達到不低於40元/戶的標准。
窗口服務更快捷。整合辦事大廳服務功能,落實審批職能、事項、人員“三集中”,精減審批環節,壓縮辦理時限。法定時限20個工作日以下的審批項目,剛性壓縮到5個工作日內﹔法定時限20個工作日以上的,原則上壓縮到10個工作日內,行政審批事項按時辦結率達100%。
(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黨建雲平台供稿 張吉軍)